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主席再访“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引发热议

2018-09-17 03:36: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致辞时,讲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接待900多名中国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儿童疗养的动人故事,并提到了北川男孩席浚斐和他的漂流瓶的传奇故事。当天,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一起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看望曾经在这里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学生代表和当年抚育他们的俄罗斯老师。

  习近平主席这些年一直牵挂着“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惦念着中俄青少年的友好交流。“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是爱心和友谊最好的象征,承载着两国青少年真挚感人的深厚情谊,也将不断孕育中俄世代友好生生不息的力量。

  青少年肩负着两国友好的愿景

  12日,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剧场,当席浚斐出现在舞台上时,习近平主席指着这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向坐在身旁的普京总统介绍他的情况。

  “请尊敬的习近平主席见证,请尊敬的普京总统见证。我们倡议:……携手将中俄睦邻友好世代相传,推动世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席浚斐和儿童中心辅导员娜塔莉亚共同宣读《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声音铿锵,在剧场里久久回荡。

  席浚斐告诉本报记者:“习主席关心我惦记我,其实是对所有当年震区孩子的关心,希望我们把中俄世代友好继续传承下去。”

  四川孩子爱辣,当年为了照顾从中国灾区来的孩子,儿童中心前主任马尔佐耶夫特意安排从中国运来了350公斤辣椒。2010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访问儿童中心时说:“你们精心呵护,悉心照料灾区小朋友,让他们忘记悲怆, 重建心灵家园。”提起这一幕,如今已退休的马尔佐耶夫说:“习近平主席对‘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孩子们的关注,证明了我们以心相交的深厚情谊,俄中青少年之间的友谊之歌一直在唱响。”

  得知自己非常关心的席浚斐得到习近平主席的鼓励,马尔佐耶夫特别骄傲:“看看这些中国孩子有多棒,中国的年轻一代是多么才华横溢!他们一定能肩负起俄中世代友好的美好愿景。”

  “爱的海洋将更加宽广”

  9月12日,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教学楼,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看望曾经在这里疗养的四川地震灾区学生代表,董露正是其中一员。

  习近平主席说:“中国有句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这里是‘海洋’,你们要以无限的爱回报俄罗斯人民,回报自己的祖国。”董露对习近平主席的这句话印象深刻,迫不及待地和家人分享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他们都看到了新闻报道,说看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我当时激动的心情。他们在电视机前也感动得热泪盈眶。”

  “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副主任吉拉德·雷布金,当年负责中国孩子们的宿舍管理工作。“习近平主席的到访,是外国元首第一次访问儿童中心。俄中两国元首首次共同访问儿童中心,充分说明两国元首交往的密切程度和两国关系发展的高水平。”雷布金告诉本报记者,习近平主席对孩子们的慈爱与期许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相信,随着两国元首此次对中心的访问,“俄中这片爱的海洋将更加宽广”。

  9月13日,赴“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交流的四川代表团成员踏上回国旅程。“告别大海”的仪式上,孩子们与中心的老师拥抱作别。“10年前那一刻,我们依依不舍;10年后,依然难舍难分。但不同的是,我们之间的友谊更加深厚,肩头的责任也更加重大。”流着泪的李悦对未来充满期待。

  儿童中心主任安德烈·巴济列夫斯基表示,俄中两国元首此次来儿童中心看望,体现了两国领导人对于儿童和俄中人文交流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是俄中友好事业接班人,愿俄中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传承就是最好的回报

  12日晚,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中俄青年共同宣读《中俄青少年世代友好宣言》的一幕,触动了许多人。青少年一代如何把两国人民深厚传统友谊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引起许多中俄青年的思考。

  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冷东昊当时就在现场。“习近平主席希望两国青少年一代珍惜青春,刻苦学习,积极进取,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加强交流,互鉴共进,齐心协力,做中俄友好事业接班人,让中俄世代友好的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努力参与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作为在俄的中国留学生,我们理应走在前列,积极为中俄友好贡献力量。”

  正在山东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的俄罗斯留学生亚历山大·古普托尔此次特意自费购买机票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他曾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工作,并在2008年、2009年两次担任四川震区孩子的辅导员。两国元首在如此繁忙的日程中还挤出时间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在古普托尔看来,正是两国人文交流高水平的体现。明年即将毕业的古普托尔对自己的未来早已有了规划:未来准备从事教育工作,希望自己能给来自独联体地区的学生教授汉语。他正在编写相关教材,还热心地为俄中两国青少年的暑期培训疗养合作牵线搭桥,希望能为两国民心相通添砖加瓦。

  聆听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席浚斐表示自己又经历了一次“心灵之旅”。“我们都是中俄世代友好的受益者,要懂得感恩、回报。学好本领,从点滴做起。我们要用无限的爱,去回报所有爱我们的人,回报习主席和祖国人民对我们的牵挂与关爱。”

  (本报符拉迪沃斯托克电 记者吴焰、屈佩、殷新宇、谢亚宏、曲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