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借助创新之力,建设卓越之城

2018-09-11 06:25:2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落日余晖下,站在杨浦滨江的跑道上,吹着徐徐江风,眺望着黄浦江对面的东风明珠,看着来来往往跑步的人群,沉浸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魅力中。

  说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上海,浦东新区的奇迹最为人津津乐道,世博会的盛况也依然记忆犹新,然而,这些都是上海的一个缩影。事实上,除了浦东新区,整个上海都在创新观念的引领下,锐意进取,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再次谱写改革新篇章。

像绣花般精细管理,打造更宜居之城

  弄堂情怀,石库门里,十里洋场的人间烟火氤氲在每一个街道和里弄,恬淡中又带着些许甜蜜的小日子,这是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这种极富人情味的老弄堂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和发展,也在日新月异的城市景象中不断改造升级,华丽蜕变。

  作为老城厢改造的典型,黄浦区中东部的小东门街道为上海市老弄堂焕新颜提供了示范作用。

  民房干净漂亮、道路宽敞整洁、便民设施齐全,这是记者到小东门以后的第一印象。然而,据小东门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事处主任王玉华介绍,早在两年前,这里还“楼上是违建群租、楼下是马路菜场,抬头看不见天空”,各类违章搭建的店铺简屋不仅占据了人行道,还将车道“排挤”得连自行车都难以顺利通过。

  让所有人共享上海建设发展成果和改革开放红利,老城厢改造只是其中一个缩影,从2014年开始,3年内实现黄浦江两岸45公里公共空间贯通开放的筑梦过程,更是上海这座城市追寻发展新动能、开启改革新篇章的一张王牌。

  45公里的江岸跨越上海五个区,虽然贯通开放、还江于民、绿色发展理念是坚持不变的主线,而分段建设则需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据黄浦区滨江办副主任姜澳米介绍,黄浦滨江沿线主要包括老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老码头、南外滩金融集聚带、世博最佳实践区、江南造船厂原址等重要区域,切实把这段岸线打造成国际一流的滨水区,建设成更有文化韵味,更具活力氛围,更加舒适宜人,更能引领时代的“公共生活岸线”是黄埔滨江的主要规划目标。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 杨浦滨江发展也是上海发展的一面镜子。杨浦滨江公司总工程师、规划土地部经理张洪新说:“杨浦滨江的建设坚持 ‘生态为先,功能为先’,立足‘重现风貌,重塑功能’,但同时一定要注重体现杨浦特色、传承工业文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像绣花一样精细地持续创新、不断深化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海已经在逐步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

丰富底蕴展现活力,提升文化影响力

  “看一百年的中国去上海”。2015年9月23日,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参观林肯中学时对课堂上的学生们如是说。

  近百年前,上海滩风雷激荡,1921年,在石库门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2018年,适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从布鲁塞尔到上海——《共产党宣言》170周年主题展”在复兴中路517号的思南书局开幕。这是思南书局的揭牌之展,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这个富有新时代特征、具有文化地标性质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正式与读者见面,成为重温真理永恒光辉,宣传上海红色文化的热门展览。

  在思南书局二楼的咖啡厅,名为“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巧克力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思南书局运营方代表上海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凌云介绍说,这个创意来自于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把墨汁当糖水的故事,“这个书局以前是爱国将领冯玉祥的故居,承载着上海与近代中国独有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风貌,我们希望能将这栋有历史、有情感、有温度的历史人文建筑,打造成一个高品质人文学术书店和城市新型阅读文化空间。”

  提升上海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不仅体现在一间书局中,也在走过88年舞台春秋的中国大戏院里。

  建于1930年的中国大戏院,见证了中国京剧历史上的众多“历史时刻”,为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积淀了珍贵的文化艺术和隽永的历史记忆。为了让座老戏院在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展现传统和现代戏剧魅力,黄浦区历时6年对它进行了改造,于今年6月重新开幕演出。“修旧如初是我们这次修复坚持的主要原则,从吊灯到扶手,都是反复查阅资料,依照上世纪30年代的样式修复的”,中国大戏院副经理任竹逸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希望大戏院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去重新跟观众见面,逐步形成既有剧场演出又有作品出品的特色剧场,为‘环人民广场演艺活力区’和亚洲演艺之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设施承载了城市对人文环境提升的内在要求。上海用更完善的文化设施,更高端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文化底蕴和展现文化活力,展示“上海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影响力,坚定文化自信。

着眼关键核心技术,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试驾特斯拉,试乘无人驾驶汽车,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走进位于嘉定区的国家职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记者们有种走在了潮流前端的感觉。

  构建良性循环的创新生态体统,依托高校发展科技,集聚创新资源,鼓励创新创业,推广新能源汽车,走绿色发展和创新之路。这次,上海又到了前列。

  一头连接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一头连接社区及科技园区(创智天地广场)的大学路就是创意创业的典型。这条长约700米的特色街区,最初只是复旦大学墙外的铁路货运堆场,借鉴斯坦福旁的那条大学路,这里变成了一头是知识,一头是产业,连接了学生从毕业到创业或就业的过程。“不仅如此,大学路上的办公空间从80平方米LOFT到几百平方米一层的孵化器、几千平方米一层的加速器,直至500强企业的总部大楼都有”,杨浦知创公司总经理助理詹瑞刚介绍说,“可以让企业从初创到发展壮大,都在这里安家。”

  除此之外,不管是已经孵化了200多家企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INNOSPACE+,还是同济大学与杨浦四平路街道联合打造“N-ICE2035Livingline原型街”,都在向我们展示着新时代的上海通过创新焕发出的新魅力。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这是国家对上海的期望,“关键核心技术”这几个字,愈到今天愈显得分量沉甸甸。

  “哪个先进国家没有自己的医疗器械,我们国家就没有。”这曾经是中国放射学界资深专家曹厚德的感慨。如今,位于嘉定区成立刚刚7年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依靠科技创新,自主研发,掌握了关键核心技术,不但填补了这项空白,而且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上海高校云集,人才集聚,政府重视政策支持,所以我们7年前把公司选在了这里,”联影研究院首席执行官陈群博士向记者介绍了7年来他们是如何追求核心技术创新,自主研发,成为掌握核磁共振全部核心技术的公司,而掌握这项技术的公司,全球只有三家。如今,联影公司获得专利千余项,已有横跨MI、MR、CT、DR四大产品线的七款产品获得世界工业设计最高奖,打破了中国高端医疗设备行业外企一统天下的局面,让世界不断看见“中国智造”和“中国设计”。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式。无论是改造老城厢贯通黄浦江两岸,还是传播上海文化提升文化影响力,还是众创空间遍地开花科技创新不断有新突破,都只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发展的缩影。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借助创新之力,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对标国际最高标准、国际最好水平,上海有条不紊、布局落子,就一定能从国内领先,变成全球卓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