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共建合作协议

2018-09-08 05:53:1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国家积极响应。5年来的实践表明,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方向,国际认同日益增强,合作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持续扩大。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五通”之首,政策沟通是开展各方面务实合作的基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5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政策沟通不断深化,政治互信不断加强,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配合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发展,为入园项目提供优良的港口物流服务,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入股关丹港后与马方合作伙伴一起加快了关丹港的升级改造。图为马来西亚关丹港新深水码头的防波堤。 (新华社发)

  “朋友圈”越来越大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5年来,这一倡议深入人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认同、支持和参与,朋友圈越来越大。

  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2017年5月份,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我国首倡和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平台,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9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140多个国家和80多个国际组织的1600多名代表参会。“在论坛279项成果中,目前已有265项完成或转为常态工作,剩下的14项正在督办推进,落实率达95%。”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

  2016年9月份,《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公布,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第一个多边合作规划纲要正式启动实施。同年10月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联合发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合作规划》,这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签署发布的第一个双边合作规划。

  5年来,我国同有关国家协调政策,包括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东盟提出的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哈萨克斯坦提出的“光明之路”、土耳其提出的“中间走廊”、蒙古国提出的“发展之路”、越南提出的“两廊一圈”、英国提出的“英格兰北方经济中心”、波兰提出的“琥珀之路”等。同时,中国同老挝、柬埔寨、缅甸、匈牙利等国家的规划对接工作也全面展开。

  截至目前,已有10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近12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倡议持续凝聚国际合作共识,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共建“一带一路”的良好氛围。

  寻求最大公约数

  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原则。共商,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正如习近平主席指出的,大家基于自身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它们各有特色,但目标一致,有很多联系点和相通之处,可以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建立政策协调对接机制,相互学习借鉴,并在这一基础上共同制定合作方案,共同采取合作行动,形成规划衔接、发展融合、利益共享局面。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分析指出,实践证明,做好双边和多边政策沟通,重点要加强四个层面的对接。第一个层面是发展战略对接,从宏观上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的行动方向。第二个层面是发展规划对接,将发展战略确定的愿景细化到具体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步实现合作目标。第三个层面是机制与平台对接,促进各国执行机构有效衔接,建立顺畅的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和机制,及时解决规划实施及项目执行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第四个层面是具体项目对接,通过基础设施、经贸、投资、金融、人文等各领域项目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开放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不断深化的政策沟通带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5年来,我国与相关国家的贸易往来不断扩大,投资合作持续深化,一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5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物贸易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成为25个相关国家最大贸易伙伴,对外直接投资超过700亿美元。在相关国家建设82个境外经贸合作区,总投资289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4.4万个就业岗位和20多亿美元税收。

  携手并肩面向未来

  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

  需要看到的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共建“一带一路”也面临不少风险。个别国家个别方面对共建“一带一路”仍有疑虑,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经营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前进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既不回避矛盾,也不要夸大问题,要保持定力,用发展、合作的办法,解决发展合作中的问题,不断完善保障体系和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行稳致远。”宁吉喆说。

  宁吉喆表示,面对新形势,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以合作共赢为目标,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各方携手并肩、共同努力。外交部部长助理张军表示,面向未来,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进一步深化“一带一路”伙伴关系。坚持同各方开展政策对接,推动各国发展规划相互衔接,形成联动发展、开放发展的合力,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