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非命运共同曲在北京奏响

2018-09-04 05:26:1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国青年网北京9月3日电(记者 曾繁华 王晓芸)“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习近平出席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截图自央视视频 

  9月3日下午,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赢得了非洲兄弟的阵阵掌声。“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他说。 

  中非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一路走来,情分益坚,合作愈深,前景更加辉煌。 

  南非、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纳法索……一个个新朋故交齐聚北京,共襄盛举,共同奏响了“中非命运共同曲”。 

  平等之曲——群贤毕至 共商发展 

  冈比亚、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布基纳法索,在本次峰会上出现的这三位新成员引人注目。习近平在开幕式上专门表达了欢迎:“今天,巴罗总统、特罗瓦达总理、卡博雷总统分别率领三国代表团出席北京峰会,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去年4月,习近平在会见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总理特罗瓦达时指出,圣普重回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顺应了当今时代潮流。中方愿同圣普方一道,共同推进两国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推动构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12月,习近平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冈比亚总统巴罗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共同规划好中冈合作新蓝图,推动双边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就在本次峰会正式开幕前几天,8月31日,习近平同布基纳法索总统卡博雷举行会谈时表示,布基纳法索首次参加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聚会,这对中布、中非关系发展都很重要。 

  中非友好合作大家庭越扩越大,究其原因,离不开中国在中非合作中始终坚持真诚友好、平等相待。正如习近平在本次峰会开幕式讲话中提到,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同12亿多非洲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尊重非洲、热爱非洲、支持非洲,坚持做到“五不”,即:不干预非洲国家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道路,不干涉非洲内政,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不在对非投资融资中谋取政治私利。中国希望各国都能在处理非洲事务时做到这“五不”。中国永远是非洲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中非人民的大团结! 

  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中非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非命运共同体将被筑就得更加紧密。 

  交心之曲:琴箫合奏 文明互鉴 

  在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中非合作的“八大行动”。其中的“人文交流行动”堪称为“中非命运共同曲”夯实了民意基础、加深了文明文化层面的理解。从设立中国非洲研究院,到打造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增强版;从中非媒体合作,到互设文化中心;从支持非洲教育机构申办孔子学院,到支持更多非洲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中非之间高山流水、琴箫合奏的合作日益深入到了中非人民的教育、生活中去。正如习近平所说,“中非合作要给中非人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 

马弈男在2018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北京)开班仪式上讲话。中国青年网记者 曾繁华 摄

  来自博茨瓦纳的帅小伙儿马奕男得益于中非人文交流项目,如今是博茨瓦纳大学的汉语教师。有了自己喜欢的事业之外,他还同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喜结连理。小马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自己在博茨瓦纳大学已经主持了不少与中国有关的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活动,希望以后能教会、带动更多的博茨瓦纳大学生说汉语、学习中国文化、认知中国,为中非合作和友谊增添更多的理解、支持与爱心。 

  谐和之曲:爱心微笑 同享成果 

  同享中非合作成果,一个都不能少。 

  在开幕式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中国决定优化升级50个医疗卫生援非项目,重点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总部、中非友好医院等旗舰项目;开展公共卫生交流和信息合作,实施中非新发再发传染病、血吸虫、艾滋病、疟疾等疾控合作项目;为非洲培养更多专科医生,继续派遣并优化援非医疗队;开展“光明行”、“爱心行”、“微笑行”等医疗巡诊活动;实施面向弱势群体的妇幼心连心工程。 

南苏丹当地媒体对中国援非医生的报道。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供图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刘群医生是“援二代”——他的父亲曾于1983-1985年在南也门做过援外医疗工作。而他则是中国(安徽)第五批援南苏丹医疗队的一分子。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医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信仰。”一次,一台子宫肌瘤手术后,患者家属把家里仅有的十个鸡蛋给援非医疗队送来致谢。医疗队员们无不心里暖暖、眼角湿湿,婉拒之后,反送了人家两袋奶粉。 

  医者仁心不分国界,中非人民亲如一家。“中非命运共同曲”,是属于所有中非人民的优美协奏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非洲人民团结振兴的非洲梦一定能早日实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