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共建“一带一路”下一步怎么走?习近平指明方向

2018-08-29 04:11:4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习近平的这一讲话,为下一步共建“一带一路”指明方向。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出访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10月,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此,“一带一路”倡议走进世界视野,逐步引发全球共鸣。

  △7月10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阿拉伯国家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共商共建共享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用得最多的就是三“共”:共商共建共享 。这三个“共”已经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也成为沿线各国的共识。

  共商, 就是有事大家商量着办,不搞一言堂。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这一原则。在去年9月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大范围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金砖国家不搞一言堂,凡事大家商量着来。今年7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强调,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中东很多事情盘根错节,大家要商量着办,不能一家说了算,一家说了也不可能算。“一带一路”建设同样如此。

  共建, 就是大家一起建设。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今年7月25日,习近平应邀出席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并发表讲话时指出:我们真诚希望金砖国家、非洲国家、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伙伴网络,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包容的平台,欢迎各方共同参与。

  共享, 就是发展成果由各方共享。习近平多次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2016年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要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不仅造福中国人民,更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回应外界疑虑

  尽管如此,国际上有些人仍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带一路”建设,甚至故意进行抹黑,制造杂音。对此,习近平在近一段时间的讲话中也进行了回应,消除疑虑,以正视听。

△4月11日,习近平在海南省博鳌国宾馆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

  8月2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共建“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倡议,不是搞地缘政治联盟或军事同盟;是开放包容进程,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小圈子或者“中国俱乐部”;是不以意识形态划界,不搞零和游戏,只要各国有意愿,我们都欢迎。

  4月11日,习近平在博鳌集体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现任和候任理事时指出,“一带一路”不像国际上有些人所称是中国的一个阴谋,它既不是二战之后的马歇尔计划,也不是什么中国的图谋。

  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明确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

  2017年9月3日,习近平在厦门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务实合作平台;不是对外援助计划,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联动发展倡议。

  习近平的这一系列讲话鲜明指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定位,它既不是对外援助计划,也不是地缘政治工具,而是推动各方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最大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截至8月26日,中欧班列开行突破10000列

  取得丰硕成果

  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创新,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实现多方共赢。实践证明,“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欢迎。

  五年来,大批铁路、公路、港口、大桥和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破土动工乃至运营,为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条件、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印尼高铁、中老铁路、瓜达尔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标志性项目加快建设,亚吉铁路、蒙内铁路、中缅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营。截至今年8月26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突破10000列,运送货物约80万标箱,国内开行城市48个,到达欧洲14个国家42个城市,运输网络覆盖亚欧大陆的主要区域。

推向纵深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未来如何推进,习近平强调的这几点值得注意。

  今年7月,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方愿同阿方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他宣布,中方设立“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同有重建需求的国家加强合作,按照商业化原则推进就业面广、促稳效益好的项目 。“一带一路”不是对外援助计划,也不是地缘政治工具,秉持商业化原则,推进效益好的项目实现互惠互利是应有之义。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其中,会议要求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发展。8月27日,习近平在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五周年座谈会时强调,要同沿线国家谋求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各国加强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 ,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实施,一点一滴抓出成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已经有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建设多点开花,成果丰硕。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是时候考虑向纵深方向发展,突出重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习近平明确表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后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共同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从之前提出的“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到现在的“三互”:政治互信、经济互融、人文互通,从政策沟通到政治互信,从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到经济互融,从民心相通到人文互通,都足见“一带一路”建设正在往深入的方向扎实推进,共商共建共享的壮美画卷正在绘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