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动能 “快强新优”推动高质量发展

2018-08-25 20:51: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国经济新动能发展劲头有多足?潜力有多大?

  今年7月,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排行榜显示,中国内地的排名较去年提升了五位,位列17,这也是中国首次进入全球前20名,显示中国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着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加快。”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技术司司长任志武24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说。

  二季度每月新设企业均超过60万户

  任志武将今年新动能的发展势态概括为“成长快”“活力强”“业态新”“环境优”四大特点。

  “成长快”,新动能保持高速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今年前7个月,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6%和8.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0和2.0个百分点;新动能引领结构优化,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13%,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2.2%,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4.9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6.7%、16.4%和14.8%,增速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4.0、3.7和2.1个百分点。

  “活力强”,创新与创业互促共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近几年来,一系列鼓励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相继落地,使创新创业热度不降,新增市场主体量质齐升。今年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达998.3万户,同比增长12.5%。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1亿户,达到标志性高点。”任志武说,更为可喜的是,新设市场主体的“质”也在同步提高,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设企业56.9万户,同比增长19.9%。特别是第二季度以来,大众创业意愿持续走高,4—6月每月新设企业均超过60万户,创历史新高。

  “业态新”,互联网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新业态蓬勃涌现。今年前7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7863亿元,同比增长29.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17.3%,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不断深化,智能零售、产能共享等新热点持续涌现;行业生态加速重构,互联网企业国际化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投融资持续活跃。

  “环境优”,创新生态持续优化,新动能培育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任志武说,今年上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优化科研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等改革文件,进一步破除制约创新创业的制度障碍,释放新动能发展的活力。

  高技术产品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8月23日,美国对价值16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关税。

  “全球化创新合作发展的潮流不可阻挡,中国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没有变化。”任志武分析,新兴产业全球化发展的特征非常显著,产业链、创新链都是全球化布局,各国企业合作分工十分紧密,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其影响将沿着产业链和价值链上下游进行转移,最终影响的可能是包括美国企业和美国采购者在内的多国企业和多国消费者。“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单边主义的行为,实际上也受到了全球业界的共同反对。”

  任志武分析,近些年中国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规模保持平稳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因素:

  从国际深度合作的角度看,中国高新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创新网络。中国高新技术领域与其他国家的投资、贸易、研发合作日益频繁,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中国也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大幅减少高新技术领域的外商投资限制。今年前7个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7.5%,占全部外商投资的比例达21.5%。很多跨国企业持续将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企业间深度合作的趋势凸显。

  从国内转型升级的角度看,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对新兴产品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庞大的不断升级的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助推中国新产业加快发展的动力,应用导向的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已经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任志武说,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高端消费潜力还将得到极大释放,消费升级的浪潮不仅能够带来新兴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同时也能够带动我国产业不断提高质量,创新升级。

  任志武表示,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一方面支持企业多元化开拓全球市场,更好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营商和投资环境,为高新技术领域外商投资创造更好条件,让各国企业都能分享中国新兴产品市场加速崛起的发展空间。

  “我相信,尽管国际经贸形势出现了一些波折和变化,但我国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壮大新动能的前景依然十分广阔,开放发展、加速发展的态势不会发生变化。”任志武说。

  夯实创新的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

  经济新动能越是成长快、活力强,越是要巩固发展向好的势态。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巡视员伍浩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软硬”两方面入手,两端发力,夯实创新的基础设施,优化创新的制度环境。

  创新的基础设施要更坚实。我国将在前沿领域加快部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夯实基础研究的物质基础,支持发展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培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要着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三个综合性的国家科学中心,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围绕突破核心关键技术,还将启动建设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创新资源的集聚和高效利用,构建创新网络,提升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能力。

  创新的制度环境要更优化。今年上半年,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聚焦创新创业难点和堵点问题,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下一步,还将在网上征集堵点问题,消除制度障碍,促进创新创业政策更加精准化,更加接地气。

  创新的成功经验要尽快复制。伍浩介绍,169项国务院授权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启动。2017年,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第一批13项改革经验已经向全国复制推广。近期,第二批经验已基本成熟,正按程序上报国务院批准发布。“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地方主动推进改革探索的积极性,及时对三年来的改革试验进行系统总结和评估,复制推广更多更好的改革举措。”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5日 02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