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数据+大脚板”让监督更精准

2018-08-13 07:13: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用科技高效发现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湖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

  “大数据+大脚板”让监督更精准

点击进入下一页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走基层察廉情传清风”活动,向村民了解扶贫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情况。(资料图片)

  “全省已汇集精准扶贫领域数据93项21.37亿条,对比发现问题线索43.99万条,各地各部门要对照线索认真开展核查、整改、问责等工作。”近日,湖北省纪委监委把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比对出的问题线索,正式移交各市州党委政府和省直相关职能部门。

  “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是湖北省纪委监委运用信息技术打造的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监督平台。湖北省运用该系统对住房安全保障、贫困村提升工程、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生态扶贫、社保兜底保障、金融扶贫等七个方面19个精准扶贫项目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与此同时,该省各市州和省直相关部门派出大批干部深入扶贫一线,迈开双脚,进村入户开展问题线索核查。

  “大数据+大脚板”,是湖北省创新监督方式,推动监督更加精准高效的一个缩影。

  让条条数据“会说话”

  前不久,湖北省随县殷店镇谢家湾村村干部吴某将儿子的户口迁移到自己妹夫、同村贫困户徐某名下,骗取扶贫资金3563元。吴某本以为能瞒天过海,没想到却在大数据面前现了形。随县纪委监委通过“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发现吴某儿子的名字同时出现在多条信息中。由此,吴某造假的问题浮出水面。

  在湖北,大量类似的“蝇贪”问题,都没有逃过大数据的“慧眼”。“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作为第一职责,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精准发现问题,是不断改进监督工作、推进正风反腐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手段。”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王立山说。

  经过几年探索,“大数据+监督”在湖北已被广泛运用到纠治“四风”、巡视巡察、案件审查调查等多个领域,释放出强大力量。

  每逢元旦、春节、五一等“四风”问题易发多发重要节点,纪检监察机关借助公安交管部门“天眼系统”查公车私用问题线索在湖北已成常态。仅今年春节,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就通过“天眼系统”发现公车私用问题线索361条。

  去年3月,石首市招商局下属单位石首华中地区招商基地违规从武汉某公司分两次购买了17瓶茅台酒,共计花费16320元。基地负责人郑文和安排财务人员将此款转账至对方公司账户。发票尚未在石首市招商局报销,就被税务票检平台发现了。

  2016年至2017年,湖北省连续两年运用大数据开展扶贫领域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共查实问题93.9万条,涉及违规资金2.3亿元,处理党员干部39354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5792人,组织处理32161人。

  “将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资助资金、扶贫小额信贷资金等12项受惠人员信息,与工商、税务等数据一比对,结果一目了然。”省纪委监委第一执纪监督室工作人员表示。

  迈开“大脚板”到现场去

  大数据让监督工作驶上了“高速公路”。但有了“高速公路”,也不能丢掉“大脚板”。

  “低保每月600元,残疾人补贴每月150元……”自己的存折流水,别人上门帮着核对,逐项查看是否到账,这对湖北省通山县板桥村贫困户章某来说还是头一回。

  “光依靠大数据不够,还要靠实打实的‘脚板子’。多到基层一线,多到群众身边,了解真实情况,推动问题解决。”王立山表示。

  今年5月上旬,湖北省纪委常委会制定出台《湖北省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改进调查研究工作八条措施》,进一步改进调研作风。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的“大脚板”作风,有力带动了全省纪检监察干部转变作风。

  从5月中旬开始,十堰市茅箭区区、乡、村三级干部集中开展为期2个月的扶贫“大走访”活动,对2470户贫困户开展了地毯式入户排查工作,收集各类问题线索3086个。

  今年4月,天门市干驿镇新堰村、沙咀村虚报虾稻连作面积和带动贫困户数据。7月,新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某,沙咀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鄢某被约谈提醒。

  “起初查阅多遍扶贫工作资料都没发现问题,后来我们全员下到田间地头,逐一测量虾稻连作种养面积,摸清承包农户的组名、姓名,最终发现并查实了问题。”天门市委巡察办工作人员说,“只有到现场去看、去听、去问,才能真正让‘虚假脱贫’无处遁形。”

  “科技+实干”带来监督提质增效

  开展监督,如果仅靠在网络上做“数据功课”容易脱离实际;但仅靠在外面“跑腿”又很难做到全覆盖。

  为破解基层监督难问题,湖北省纪委监委要求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大数据”和“大脚板”相“叠加”,把信息化、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和深入群众的良好作风结合起来,构建起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监督新格局。

  “科技利剑+实干作风=好监督效果”,天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苏萍经常提到这个公式。在她看来,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后,问题的原因在哪里,如何固定证据,如何精准地对“蝇贪”进行处理,还是要靠“大脚板”走到一线,沉到基层,察出实情。

  “你们对运用‘扶贫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采取了哪些宣传发动措施?目前抽调了多少人,组建了多少个工作专班?”近日,谷城县委书记伍义兵到冷集镇督导调研系统运用情况,在陈家山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伍义兵询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纪检监察干部带着系统发现并移交的问题线索,进村入户,与扶贫对象围着一张桌子、坐在小板凳上亲切交谈,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而发现和锁定问题。在谷城县,“大数据+大脚板”被具体化为“互联网+小板凳”工作法。

  像谷城县一样,湖北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把“大数据+大脚板”全面运用到监督工作中。武汉市运用大数据采集平台开展“十优满意单位”“十差不满意单位”评选,助推干部担当作为、监督干部改进作风。嘉鱼县通过对县信访局和县纪委监委的信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确定为专项治理项目。

  用科技高效发现问题,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大数据+大脚板”提高了监督的精准度和贴近度,进而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去年年底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群众对湖北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满意率同比上升2.44个百分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