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暑期档荧屏需要怎样的“爆款”

2018-08-12 04:59: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每年暑假,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都力图在暑期档争得一席之地。“逢暑期档必出爆款”似乎已经成为影视领域的规律。不论是前两年的《古剑奇谭》还是《花千骨》,不论是去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还是今年的《扶摇》,不论是去年的《我的前半生》还是今年的《猎毒人》……都在暑期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暑期档用题材多样、类型各异的作品带动了荧屏的火热,但在火爆的表象之下,不仅有古装玄幻剧、谍战剧、IP流量剧,也有现实题材剧、经典翻拍剧等。繁华背后,是否有创作者真正思考过观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才能给正在假期中的年轻观众以精神的滋养?

  《延禧攻略》凭借智勇双全的人设加上快节奏的“升级打怪”引发了观众守着视频网站等更新的热潮。女主角的成长轨迹相较以往没有过多攀附于男性,对其自我觉醒历程的描述是一次有新意的尝试。

  现实题材拼共鸣

  “把脉时代进程、深掘生活底蕴、引领百姓认知”一直是中国电视剧创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现实题材影视作品更是创作的主流,越来越多的电视剧选择焦距百姓生活的题材,以小见大,深入发掘当下社会民生热点。在《中国电视》主任编辑闫伟看来:“只有将真实的社会生活融入生动的艺术创作,让作品中的感人瞬间激发生活联想、丰富伦理感知、契合内心期待、引发情感共鸣,艺术地呈现社会生活中的常识高下、常情冷暖、常德好恶,生动地诠释小人物对于美好梦想的期盼与奋斗,才能在受众的多元文化选择中实现作品口碑与市场的双赢。”

  今年暑期,现实题材电视剧不仅没有缺席,而且持续升温。以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主题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在同时段竞争者中取胜,从首播起就霸占了收视和市场份额双冠宝座。该剧讲述了一个陕北普通村落40年的历史变迁,呈现了中国农民的心灵史。在中国作协全委范咏戈看来:“主创在把握现实主义创作的时候,除了观照农村的变迁、农民心灵的变迁,更注重用故事,用镜头语言诠释新时代农民的家国情怀。”

  讲述了一线缉毒英雄故事的剧作《猎毒人》,凭借新颖的艺术表达、精彩的视觉呈现,将情节、情感、情怀落于有血有肉的故事中,用艺术化的手法以小见大,诠释了全民禁毒的英雄的形象。反映海外陪读家庭的《陪读妈妈》独辟蹊径,讲述了四个海外陪读家庭的父母与子女克服种种困境与危机、学会相互理解、共同成长的故事。《陪读妈妈》在观众中掀起了家庭关系与亲子教育的讨论热潮,让不少观众感同身受。《最美的青春》聚焦青年人的成长轨迹,以塞罕坝造林人的真实事迹为原型,讲述了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来自全国18个省市林业大中专的毕业生,与承德围场林业干部职工为骨干的369人组成开荒队伍,积极响应祖国号召的感人故事。

  与古装剧、IP剧相比,现实题材剧脱胎于生活,着眼于实际。如果能把跌宕起伏的剧情做扎实,现实题材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从事电视文化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何天平认为:“现实题材表达新的变化令人欣喜。年代故事能让当代青年人觅得精神力量,当代故事聚焦真问题、新问题,现实主义的力度不容小觑。”

   古装剧比新意

  古装剧向来都是暑期档的标配。作为颇受年轻观众喜爱的电视剧类型,古装剧更应在大众文化领域肩负起传播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意识的责任。在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卞云璐看来:“只要创作者把对历史细节的最新发现、历史人物的多重解读乃至历史精神的现代性理解融入创作中去,古装剧一定会进入一个创作与审美相互促进的健康循环。”

  不过,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无论是何种类型的古装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题材同质化、表达模式化的问题。但今年暑期,古装剧中的女主角们却让人眼前一亮。暑期档最早开播的古装剧《扶摇》在腾讯视频单平台的播放量已突破120亿,最高日播放量接近4亿,其中有26天的日播量都稳居全网所有电视剧榜单冠军。对于《扶摇》受欢迎的原因,该剧导演杨文军的看法道出了许多年轻观众的心声:“我喜欢扶摇骨子里的坚忍和强悍,这会令当下的年轻人受到鼓舞。同时,《扶摇》的坚强蕴含着悲愤的力量,具有让人潸然泪下的魅力。”而正在爱奇艺热播的《延禧攻略》则是凭借智勇双全的人设加上快节奏的“升级打怪”,引发了观众守着视频网站等更新的热潮。《芸汐传》的女主角乐于平凡,也跳出了以往该类剧中所有人围绕女主角打转的俗套。由此可见,“玛丽苏”“傻白甜”正在被市场抛弃,国产古装剧也正在掀起一波“反套路”的热潮。

  在何天平看来,这些古装剧在同类型的叙事中找到了自己的亮点和新意,在今天频频涌现的古装剧女性叙事中表现出新的探索。“例如《延禧攻略》里女主角的成长轨迹就没有过多攀附于男性,其自我觉醒在一个比较清亮的调子中铺展,是一次有新意的尝试。”

  除此之外,今年暑期档还有一些古装剧也备受关注。比如请来历史正剧《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导演张黎创作大IP古装剧《武动乾坤》,本身就是一种新意。据介绍,这部剧增强了文化和历史味道,把当代年轻人的想象和传统文化典籍勾连起来。在张黎看来,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的是少年成长的故事,他希望能通过这部电视剧,让青年人感受到正面的力量,激励他们为了成长、为了青春不懈奋斗。

   翻拍剧被诟病

  高质量的作品会对观众形成正向激励,一位80后说:“我们小时候看的电视剧《红楼梦》《西游记》,至今看来都是经典。”在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讲师王婧看来,“高水准的作品会成为经典,用其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而低水准的作品会拉低观众的欣赏水平、损害观众的审美,尤其是对价值观和人生观正处于形成期的青少年,更容易造成不良影响。”

  这个暑期档,翻拍版《流星花园》成为观众吐槽的焦点,同时段播出的《新白娘子传奇》改编版《天乩之白蛇传说》,也被网友调侃“女主太稚嫩,完全没气质”。与此同时,由电影版《重返20岁》翻拍而来的青春都市奇幻剧《重返20岁》,被观众诟病故事变了味。同样由电影改编的电视剧《合伙人》,观众更是惊呼“无法直视”。一些影视创作者认清了现实,他们认为,这种“一鸡两吃”的做法不是“绝不浪费”而是“过度消费”。纵观近年来翻拍剧的成绩单,大都未能再续辉煌,甚至如《天龙八部》《新笑傲江湖》《寻秦记》等剧还遭遇口碑和收视率双重滑铁卢。

  王婧对翻拍有着不甚认同的看法,她认为,大量翻拍反映了当下影视剧原创力不强的现实。“要让我们的影视创作焕发原创动力、生命活力,与其绞尽脑汁一再地赖在巨人的肩膀上止步不前,不如扎根现实生活的土壤,寻找灵感的源泉;与其不断从故纸堆里寻找创作价值,不如挖掘新生活,抓住新时代,讲好新故事,打磨新经典,创造新高峰。”

  观众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影视作品来充实暑期?虽然这个暑期档荧屏火热,题材多样类型各异,但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些现实题材作品不接地气,一些古装剧悬浮气质浓烈,一些翻拍剧桥段雷人……闫伟说:“近些年来,电视剧的资本投入越来越大了,数量和类型越来越丰富了,真正能够走入并留存于观众内心的荧屏形象却越来越少了。无论原因如何复杂,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电视剧人不忘初心、坚持工匠精神。不论电视剧的呈现样态、传播方式如何变迁,都应有更多光彩熠熠的人物形象与观众相约、相守。”同样,王婧也认为:“创作者应该扎根人民、反映真情实感,为观众提供更多有血有肉、有温度、有价值的精神文化产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