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18-08-12 04:51: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陈向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导

  在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于2018年6月22至23日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外交思想”博大精深、其要有三,必将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得道多助、行稳致远。

  首先,深度提炼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首次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包括“十个坚持”(十个“以…为…”):

  一是坚持“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统领”加强党对对外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旨在凸显“党管外交”的政治规矩。习总书记为此进一步强调,外交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必须坚持“外交大权在党中央”,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二是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旨在凸显中国外交的战略目标即助力民族复兴;

  三是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凸显中国外交“兼善天下”的崇高境界;

  四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增强战略自信,旨在凸显中国外交的“内在自信”与“主义自信”;

  五是坚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旨在凸显“一带一路”的重要地位及其共同事业属性;

  六是坚持“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走和平发展道路,旨在凸显中国崛起的和平属性;

  七是坚持“以深化外交布局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关系,旨在全面而有重点地构筑“朋友圈”;

  八是坚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旨在凸显中国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完善全球治理;

  九是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旨在凸显中国外交的国家利益依归;

  十是坚持“以对外工作优良传统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为方向”塑造中国外交“独特风范”,旨在凸显中国外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新中国外交的传承,和对人类文明成果及国际惯例的兼收并蓄,彰显自身“义利兼顾、德力俱足、刚柔并济”的“务实王道”底色。

  其次,辩证研判当今“历史交汇期”天下大势,强调主动运筹、趋利避害,包括“四个既和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2022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具有特殊重大意义。强调要深入分析“世界转型过渡期”(国际秩序重塑与新陈代谢)国际形势的演变规律,准确把握“历史交汇期”我国外部环境的基本特征,统筹谋划和推进对外工作,为此提出“四个既和又”:

  一是既要把握“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的大势,又要重视“大国关系深入调整”的态势。多极化令“唯一超级大国”难以为所欲为,与此同时中国加速崛起“树大招风”、存在被“前后夹击”的风险,需要捕捉大国关系的新变化;

  二是既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持续发展”的大势,又要重视“世界经济格局深刻演变”的动向。全球化虽难逆转,但西方发达国家民粹主义泛滥、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逆流涌动,国际经济竞争加剧;

  三是既要把握“国际环境总体稳定”的大势,又要重视“国际安全挑战错综复杂”的局面。多极化与全球治理令世界总体稳定,但特朗普总统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的“美国优先”令天下不安,非传统安全威胁亦防不胜防;

  四是既要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要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文化多样化与文明对话方兴未艾,但西方大国“傲慢与偏见”依旧,“文明冲突”与价值观对立仍有市场,“发展模式之争”尤为激烈。

  第三,统筹内外两个大局,围绕未来5年党和国家工作重要时间节点优化外交布局,更加强调与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包括“六个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重要节点”,推动对外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未来5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实现(2020年),“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其中有一系列“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2018改革开放四十周年、2019建国七十周年、2021建党百年、2022年冬奥会等),对外工作要以此为“坐标”,通盘考虑,梯次推进,既整体布局又突出重点,既多点开花又精准发力,发挥综合积极效应,包括“六个布局”:

  一要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新时代中国外交“以天下为己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旗号,着眼国际秩序重塑的大背景,占据道义制高点,继续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治理及其变革。

  二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实走深、行稳致远”,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一带一路”堪称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金字招牌”,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载体。应在其总体良好发展态势与现有“点线面”全面铺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适度聚焦、适时优化,强化风险评估与安全保障,注重“集思广益、以外促内”,以促进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高质量经济增长。

  三要运筹好大国关系,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应兼顾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妥善处理与老牌大国的“竞合博弈”、管控竞争、深化合作,推进“金砖国家”务实合作与战略协调,预防老牌大国“反弹”,有效规避被“前后夹击”的风险。

  四要做好周边外交工作,推动周边环境更加友好、更加有利。应持久扎实经略周边,运筹“大周边战略”,兼顾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南太、西亚各地缘方向,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环境多管齐下,管控热点难点,破解域外大国以所谓“印太战略”等对华“围堵”、牵制企图,确保“中美邻”博弈战略主动权。

  五要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形成“携手共进、共同发展”新局面。习总书记强调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好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大文章”。应以“义利兼顾、合作共赢”区别于个别西方大国的“唯利是图、唯我独尊”,立足发展中国家这一“外交基础”与“广阔天地”,致力于“助人为乐、共同进步”,引领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使之成为中国参与大国博弈的“坚实依托”。

  六要深入推动中国同世界“深入交流、互学互鉴”。高度重视、积极争取世界政治话语权,深入开展政党外交、文明对话、人文交流,改进外宣与国际传播,推进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互鉴、取长补短,理直气壮维护并耐心细致解说“中国道路”,主动塑造良好的大国与大党形象,讲好“中国故事”,增强软实力、吸引力、感召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