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自住房比共有产权房政策好?

2018-07-30 22:56:5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最近,社会上出现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的某些质疑,需要作出说明——

  坚定不移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共有产权住房是对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优化升级

  有人认为,过去自住房政策比共有产权住房政策好,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自住房转化为共有产权住房的必然性。自住房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供应对象过于宽泛,有限的资源没有优先满足无房家庭;二是分配规定实行全市大摇号,不利于职住平衡,不利于解决大城市病;三是定价机制需要调整;四是自住房规划设计标准需要进一步明确;五是金融税收等政策支持仍显不足;六是房屋分配和售后管理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我们需要在总结自住房运营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自住房政策进行升级、优化、调整、规范。

  有利于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近些年来,北京市逐步建立了“保基本、分层次、广覆盖”住房供应体系,引导居民形成梯级消费理念。

  对低收入群体,通过租赁型、小户型、低租金,满足市民基本住房需求,应保尽保。对于中间层群体,通过产权型、中户型、适当售价,满足市民自住型住房需求,做足做实。对于高收入群体,通过产权或租赁型、市场价格,满足市民不同层次住房需求,加强调控。

  在新的住房制度安排下,中低收入者继续由政府提供租赁房、公租房,或者提供市场租房补贴,解决其基本住房问题。共有产权住房主要面向“中间层”的住房困难群体,这个“中间层”涵盖可以比较广泛,就北京来看,应该是涵盖所有无房家庭,当然也包括非户籍的“新北京人”,这是体现大保障、大支持的理念,充分体现首都的厚德包容精神。

  坚定不移发展共有产权住房

  最近,社会上出现了对共有产权住房的某些质疑,对此需要作出说明。

  一种观点认为:过去自住房申请与房源比例高达100:1,现在仅为27:1,特别是最近配售的项目,到了5:1,说明共有产权住房不受欢迎了。这种说法显然是误读。需求和供应比下降了,首要的原因是共有产权住房资格条件比过去更严格了。单身过去满25周岁就可以买,现在要满30周岁才可申请;在住房条件上,过去的符合限购就可以,现在必须没有住房转出记录等才可以申请,这都是回归住房居住属性、抑制炒作的举措。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共有产权住房转让受限,所以申购遇冷。其实,这种受限恰恰是对过去所有出售型保障房政策的纠偏,打消了投机空间,坚持了房子是用来住、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真正回归住房的居住属性。这类遇冷是一面镜子,能照出真正的刚需家庭,让那些投机的人退出了购房竞争,真正解决居住问题的家庭中签率反而高了,这正是政策追求的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类遇冷越多,说明我们的制度越成功。

  此外,关于合同、品质争议问题。共有产权住房是新生事物,在销售、管理各方面均无先例可循。任何新制度一出现,不可能十分完美,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问题,坚持人民立场,广泛凝聚共识,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共有产权住房向高质量发展,从而推进首都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一定会在住有所居上取得重大进展。

  (作者 邹劲松 为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北京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