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中国电影市场暑期热效应渐成气候

2018-07-26 23:31:3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上海7月20日电题:中国电影市场暑期热效应渐成气候

  新华社记者许晓青、黄扬、任垚媞

  尽管一年中天气最炎热的7月下旬尚未到来,但中国电影市场的暑期热效应已十分明显。比一年前7月下旬上映的《战狼2》启动更早,今年7月以来,中国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动物世界》等票房增长迅猛。

  来自中国电影数据信息网的统计,7月1日至7月17日,中国电影市场暑期单日票房日均超过2亿元人民币,其中部分周末的单日超过4.5亿元。

  与春节档和国庆档不同,中国商业院线暑期档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2015年夏,合拍片《捉妖记》以新颖的创意和想象力吸引众多观众,可谓是中国电影暑期档票房的一次大规模增长。当时《捉妖记》票房一举突破20亿元人民币,一度被认为很难被超越。同一年的暑假,国产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获得了接近10亿元的票房。

  不过2015年暑期档的热效应,在次年并未完全“重演”。2016年夏季的《盗墓笔记》和《寒战2》虽然也吸引众多观众,但单片的市场规模相对狭窄,同期的动画电影也未形成气候。

  负责撰写中国电影家协会《201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专家刘嘉认为,在2017年前,中国电影暑期档的可持续增长并未形成稳定趋势。这与暑期特色电影内容生产、市场排片,以及中国人的暑期休闲度假方式变化等都有关系,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直到2017年夏季《战狼2》票房一骑绝尘,市场依然对“暑期超级大片”模式能否“复制”存在一些疑问。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认为,今年暑期档的电影排片体现了“百花齐放”的意义,其中不乏话题性强、商业院线垂青的名人新作。

  他说:“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国产电影单月单片的票房高速增长,得益于整个市场银幕总数的高速增长,这也让更多不同类型和题材的影片有机会在暑期上映。”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银幕总数已超过5万块,二三线城市影院和影厅建设扩容迅速。一些小县城新建的电影放映设施成为暑期档的新票仓。

  展望今年暑期档的后半程,8月还将有《碟中谍6》《巨齿鲨》等大制作上映,同时也有在戛纳获奖的日本影片《小偷家族》、中国国产影视版权改编的《爱情公寓》等情感类话题影片。加之,今年暑期档动画电影排映更加密集,业内人士预期,2018年暑期电影票房整体崛起的趋势向好。

  “也要看到,国产动画电影近年来数量较多,但现象级大片不多的情况。”曾负责“喜羊羊”“麦兜”等系列电影市场运营的上海本来影业首席执行官王磊分析,暑期档仍是中国动画电影大有可为的阵地,对生产方而言提升品质仍是最重要的。

  据《中国电影报》介绍,今年暑期,动画电影排片较往年有所增长,其中不乏中外合拍动画电影。而已经上映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俄罗斯奇遇记》,票房已接近1.31亿元,市场表现整体优于往年,为今年的暑期档动画电影市场打开了新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