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识才聚才用才 习近平开创人才工作新风

2018-07-17 22:55:3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视网消息: “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如何识才、爱才、育才、用才,以及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等问题,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图片来自:新华网)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爱才求贤若渴;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聚才广揽博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用才任人唯贤。

  习近平曾把人才定义为驱动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曾因“为院士让座”“躬身为科学家颁奖”而获无数网友点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的影响下,社会各界爱才敬才蔚然成风,各行各业选才用才更加注重“德才兼备”,一系列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维护人才切身利益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天下英才聚神州、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正在逐渐形成。

  慧眼识才

  从党的十八大“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到党的十九大发展“人才强国战略”,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信号。

  2018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同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技人员亲切交谈,了解水稻育制种产业发展和推广情况。(图片来源:新华社)

  强烈的人才意识让习近平求贤若渴,但选人用人首先要会识人。如何判断人才是否合格,习近平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对科技界人才的一段讲话耐人寻味。

  习近平说:“‘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祖国大地上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院士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从戚继光的《望阙台》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再到生命最后时分仍在工作的林俊德,习近平的这段讲话涉及到了三个人物。三个人物有几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爱国情怀、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无怨无悔的担当。这些特质也正是习近平对各行各业人才最殷切的嘱托和期望。同时也是习近平评价各类人才的重要依据:要爱国、能担当、有理想、敢创新。

  习近平对于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并不拘于一格。2016年4月19日,他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说:“互联网领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们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对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正是因为习近平要求广大领导干部要具备这样识才的慧眼、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我国的人才工作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

  良方聚才

  “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

  2014年6月,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引用了《诗经·大雅·文王》中的这段话来表达求贤若渴的心情:“周文王尊贤礼士,贤才济济,所以国势强盛。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

  治国之要,首在用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句话,习近平口言之,亦力行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任职时,为组建正定经济顾问团,曾亲自向全国知名学者等发出100多封“求贤信”。

  习近平在闽东任职时,广为当地干部熟知的是他的“人才经”。他说:“干部问题就跟摆棋子一样,要摆得恰当,发挥最佳效果,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在习近平的带领下,从1991年开始,福州的年轻干部普遍开展了岗位轮换、纵横交流、外派挂职、担任助理、压担子锻炼。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走上合适的岗位。

  2015年1月9日,习近平向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于敏颁奖。(图片来源:新华社)

  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每年都会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他还多次看望慰问科研人员,到多地视察参观科技成果,对科技人才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除了在细微处关心、关爱人才,还部署推进了一系列制度措施保障科技人才的切身利益。

  2016年5月,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落到实处,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现行人才评价标准进行系统科学分类,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心底里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创造良好条件,营造宽松环境,提供广阔平台。”

  大胆用才

  “用人得当,就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也就是说要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以事择人,不能简单把职位作为奖励干部的手段。”

  回顾习近平历年关于人才工作的讲话,鲜明的用才导向为我国人才工作指明方向。

  优秀人才怎么用,习近平在诸多领域作出过明确指示。

  针对党的优秀干部人才,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要求我们以更长远的眼光、更有效的举措,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针对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习近平指出:“要通过改革,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上‘永久牌’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正在就“解读新时代”进行座谈交流的中外学生亲切交谈。(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教育领域,今年5月习近平在北大考察时指出:“高素质教师队伍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组成的,也是由一个一个好老师带出来的。2014年教师节时我同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座谈时就如何做一名好老师提出了4点要求,即: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

  强烈的人才意识,鲜明的用才导向,注重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习近平的指引下,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坚冰”不断融化,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天下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的愿景正逐渐变为现实。(文/程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