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夏粮丰收,奠定全年粮食丰收基础(经济形势年中看)

2018-07-12 14:36:5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三夏时节,微山湖畔,一片农忙景象。“农谚讲,翻不翻,差距大。今年夏粮丰收,深松耕地功劳不小,秋粮生产还得继续深松。”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粮农林凡秀,这几天一直在自家的大田里照顾着农机手深松耕地,为秋粮种植做准备。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今年夏粮种植面积4.08亿亩,较上年持平略减。从各地实打实收情况看,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粮安天下,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在1.2万亿斤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为国家粮食安全进一步夯实了根基。今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之年,夏粮喜获丰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开局的亮点,同时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深厚基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厚植夏粮生产优势

  夏粮丰收,离不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结构性改革要求夏粮生产绿色化、生态化,实现绿色兴农。

  今年夏粮生产生态种植加快。华北和新疆塔里木河地下水超采区调减小麦面积200多万亩,西南西北调减条锈病菌源区小麦70多万亩。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我国农业基本实现按标生产,绿色生产与循环发展全覆盖,化肥、农药利用率达到40%,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

  河北省在节水品种材料上取得突破,是主产区夏粮绿色生产的一大亮点。河北省常年播种小麦3400多万亩,主要依靠抽取地下水灌溉。河北今年夏粮生产把发展节水小麦作为治理地下水超采的重要举措,加快培育推广节水品种,全面普及集成技术,层层开展示范创建。地下水超采区小麦节水品种基本全覆盖,在保持产量稳定的情况下,年少抽取地下水10亿立方米左右。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夏粮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实现质量兴农。

  今年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农业质量年,按照规划,力争到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

  实现夏粮优质生产,标准化是夏粮主产区河南的特色。2017年秋冬种阶段,河南省以标准化推动优质化,粮食生产示范县实现统一供种和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省种植的优质专用小麦,均种植在豫北强筋适宜区、豫中东强筋次适宜区和豫南弱筋适宜区。

  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夏粮生产的主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融入夏粮生产全过程,为夏粮生产厚植了生产优势、经营优势和市场优势。

  “三农”政策制度性供给,极大地调动亿万农民夏粮生产积极性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农”发展的一系列制度性供给进一步加强,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种粮积极性。

  土地制度供给,政策信号强烈。

  去年的秋天,正值秋冬种繁忙的季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这是党中央在完善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方面的又一重大举措,对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村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种好地、种好粮的自觉性。

  今年的夏粮生产,就是在这样的土地政策供给中深入推进。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土地延包,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关系,激发农民群众增加农业投入、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引领作用,把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形成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

  保障性制度供给,精准发力。

  现代农业装备供给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平台,保障性制度供给继续推进。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快划定和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完善支持政策。大规模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防洪除涝能力。实施国家农业节水行动,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建设一批重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收购价格是夏粮生产的杠杆,保障性制度供给继续深化。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在去年10月底就下达了2018年小麦的收购价格,成为亿万粮农的“定心丸”。小麦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农民种麦收入预期稳定。国家收购价格明码标价:国标一等麦每斤1.19元,国标二等麦每斤1.17元,国标三等麦每斤1.15元,托市作用明显。

  财政政策配套,保障性制度供给不断强化。中央财政去年冬天提前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深松作业补助资金,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今年2月联合发布《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明确补贴范围内机具全面实行敞开补贴,优先保证主要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和农业绿色发展所需机具补贴需要。

  一系列精准的制度供给,有力保障了夏粮丰收。夏粮占全年粮食的四成,夏粮丰收,全年粮食丰收就有了底气。曾衍德表示,坚持不懈重农抓粮,使粮食数量、质量能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带来的消费总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十分重要。当前,在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要不遗余力地抓好秋粮生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