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打造“升级版”中阿关系,习近平这么擘画

2018-07-12 14:12: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记者 张敏彦

  【学习进行时】阿拉伯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一带一路”为主线擘画中阿合作未来,呼吁携手打造“升级版”中阿关系。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作为历史上丝路文明的重要参与者和缔造者之一,阿拉伯国家身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

  4年前,北京,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习近平向阿拉伯世界发出共建“一带一路”的邀请。4年后,同样的地点,习近平出席了中阿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这一次,习近平都讲了什么?

  “一带一路”硕果累累,中阿关系全面发展

  在讲话中,习近平强调,4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带动中阿关系发展,中阿全方位合作进入新阶段。

  “全面带动中阿关系发展”“中阿全方位合作进入新阶段”,这是重点,也是亮点!

  回顾中阿人民交往历史,人们想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通过丝绸之路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阿拉伯的天文、历法、医药也通过丝绸之路被介绍到中国。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中阿友谊源远流长。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双方在古丝绸之路上“舟舶继路、商使交属”,谱写了合作共赢的灿烂篇章。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阿互利合作领域也越来越广。4年前,习近平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向阿拉伯世界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激活了中阿合作的巨大潜力。

  4年来,中阿携手同行,把“一带一路”同地区实际结合起来,把集体行动同双边合作结合起来,把促进发展同维护和平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科威特积极响应中方“一带一路”倡议,是最早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国家之一。时至今日,一个又一个阿拉伯国家将其发展规划同“一带一路”建设对接。

  目前,中国已同9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协议。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框架进一步夯实,中阿经贸、人文等领域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落地之处呈现出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面貌,结出累累硕果。

  新征程上坚定携手,合力共建“一带一路”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中方愿同阿方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同做中东和平稳定的维护者、公平正义的捍卫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互学互鉴的好朋友。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阿拉伯国家也正处于变革自强的关键期,共同的发展愿望将中阿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中阿迈向全方位合作的新征程之际,如何继续前进?习近平重点讲了四个方面:

 ——增进战略互信

  习近平说:“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中东很多事情盘根错节,大家要商量着办,不能一家说了算,一家说了也不可能算。我们要坚守主权原则,反对搞分裂割据。我们要倡导包容性和解,反对搞压制性妥协。我们要反对恐怖主义,加强综合施策,抓好民生建设。”中方愿围绕发展促和平、集体安全、人道主义救援、海上通道航行、无核武器区等广泛议题,同阿方开展更多对话协商。习近平宣布,中方将设立“以产业振兴带动经济重建专项计划”,同时,向有关阿拉伯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实现复兴梦想

  “中阿双方优势互补、利益交汇,我们要把彼此发展战略对接起来,让两大民族复兴之梦紧密相连。”习近平为此提出了几个方面的“对接”:“要牢牢抓住互联互通这个‘龙头’。”“要积极推动油气合作、低碳能源合作‘双轮’转动。”“要努力实现金融合作、高新技术合作‘两翼’齐飞。”“中方支持建立产能合作金融平台,围绕工业园建设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推进园区服务、企业成长、金融支持三位一体发展。”“中方愿结合阿拉伯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双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制药、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

  ——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8万亿美元商品,对外投资总额将超过7500亿美元,这将给阿拉伯国家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和实实在在的利好。习近平还在讲话中宣示了中阿合作互利的一些具体措施:“继续用好支持中东工业化的专项贷款和优惠性质贷款”“中国欢迎阿拉伯国家参加今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

  ——促进包容互鉴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习近平说,“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今天,我们要更多向对方汲取智慧和营养。”习近平宣布了做大做强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办好中阿文明对话暨去极端化圆桌会议,推动中阿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等一系列新举措。

  发扬光大丝路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中阿合作论坛已走过14个年头。14年来,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成为中阿合作的重要根基,中阿合作不断走向深入。习近平热情洋溢地说:“历史和实践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面临怎样的艰难险阻,中阿始终是互惠互利的好伙伴、同甘共苦的好兄弟。”

  习近平在讲话中宣布,中阿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他说:“这是中阿友好合作新的历史起点。”

  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主任朱威烈认为,中阿关系定位较8年前提出的“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增加了“面向未来”,同时强调“战略伙伴关系”。这表明双方更加着眼于中阿合作的长远利益”。

  中阿同为国际舞台上重要政治力量,习近平强调,各方要准确把握历史大势,真诚回应人民呼声,一起推动中东地区走出一条全面振兴的新路。

  对于发展道路的探索,习近平强调,要尊重每个国家的国情差异和自主选择。对于中东存在的许多治理问题,习近平认为解决问题的“钥匙”是——发展。他说:“发展的潜力要通过改革来释放,进步的动力要通过开放来提升。”各方要始终心系合作,多做共赢的加法和乘法,优势互补,共享繁荣。

  “语言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习近平引用阿拉伯谚语和中国古代名言强调“行动”和“坚持”的重要性,阐释“发扬丝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目标前行”的重要意义。

  在世界和平合作、发展进步的时代大潮中,中阿全面合作恰逢其时,中阿全面合作也必定前程似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