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时代优秀年轻干部是怎样炼成的

2018-07-11 21:47:5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当前,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

  高度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年轻干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大力培养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取得显著成绩。

  毋庸讳言,当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要求与政策导向看,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优秀年轻干部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能够担任党政正职的优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有的地方或单位拔苗助长,给干部队伍建设带来不少消极影响。这些问题,既耽误党的事业,也不利于年轻干部健康成长。我们要着眼长远,理清思路,把握规律,改革创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年轻干部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遵循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

  干部成长是有规律的,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需要经过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一个人成长成一名好干部,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经过长期的实践磨练特别是艰苦环境历练的渐进过程。选拔年轻干部不能失掉科学标准,不能把年轻干部完全等同于年龄小、学历高的干部。用“经过实践考验”的要求来挑选优秀年轻干部,这才是干部工作的正确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干部多‘墩墩苗’没有什么坏处,把基础搞扎实了,后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稳更远。”“墩墩苗”,不能有预设的晋升路线图。 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不是预设晋升路线图,不是为某个具体对象实现具体目的而设置的具体培养锻炼。把苗墩好,苗才能壮。墩苗的过程,是培养的过程,也是观察的过程,淘汰的过程。越是德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推到重点建设项目和基层一线去,越要赋予艰巨任务。

  营造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近一段时期以来,年轻干部的提拔不断受到社会的质疑。“逢提必疑”,甚至带着偏激情绪群起“围剿”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年轻干部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熟较早的,也要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不能缩手缩脚。” 全党全社会要破除求全责备、论资排辈之念,树立压抑埋没年轻干部是过错,培养重用年轻干部是功绩的新理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敢为事业用人才,早给年轻干部压担子、搭舞台。要创新制度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在标准更高、程序更严的前提下,研究优秀年轻干部破格、越级选拔办法,逐步打破年轻干部成长隐性台阶。

  当然,我们所提倡的“破格”,不是破选拔任用标准的“格”,而是要对破格提拔的干部,坚持更高的标准,操作中做到有“格”可依、有“格”必依,违“格”必究,不让“破格提拔” 成为“降格提拔”的借口。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干部队伍新老合作与交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把功夫下在培养上,让年轻干部多“墩墩苗”,把基础打扎实,使年轻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来源:求是网

  作者:韩宇,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政党研究中心研究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