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做大中国的“朋友圈”

2018-07-04 22:07:4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5月15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国际舞台上的习近平总书记自信、从容,与各国增进了解,加深信任,推动合作,传播友谊,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那么,习近平如何善交友、交真友,党建网微平台与大家一起学习。

  像走亲戚一样多走动

  习近平强调,要与周边国家“讲平等、重感情;常见面,多走动”。

  2013年3月,习近平将俄罗斯作为就任国家主席后的首访国,2014年2月,为了给邻居捧场,习近平又专程出席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冬奥会开幕式。自就任国家主席后,他与普京在各种场合会晤20多次。

  2014年8月,习近平访蒙,吃家宴、拉家常。他说“亲戚越走越近,朋友越交越深”。这次“走亲戚”确实加深了中蒙友谊,中蒙关系被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在周边外交中,中国一直坚持“亲、诚、惠、容” 的理念。这个“亲”,道出了习近平交朋友的一个重要方式:常见面,多走动,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事 。如此,周边国家才会对中国更亲近、更认同,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落地生根。

  不拘形式,多一些感情交流

  习近平出访时,“朋友见面”的温馨场面总让人眼前一亮。

  2014年9月,习近平出访印度,第一站就来到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古吉拉特邦为莫迪庆贺生日。期间两人一起欣赏印度传统歌舞表演,又沿着河畔散步,边走边谈中印两国的发展。莫迪表示,我同习近平主席一起过生日,非常有意义,令我难忘。

  201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APEC会议期间,习近平专门向普京赠送了生日蛋糕为他庆祝生日。普京说,自己与中国伙伴们共同庆祝了生日,不仅共举杯饮酒,还品尝了生日蛋糕,气氛十分温暖,像朋友一样。 “上次在我生日的时候,我们一起喝了点伏特加,还像大学生一样,喝的时候就着三明治。”

  不拘泥于交往的形式,而是注重感情的真诚深入交流 。私人的友谊和信任,在不拘形式和礼仪的轻松氛围下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加强交流,从而真实体现在国家关系上,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互信。

  抓住彼此的兴趣点

  在习近平的外交镜头中,体育贯穿始终,这是他的爱好,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话题。

  习近平2015年10月参观访问曼彻斯特城市足球学院时,英超曼城俱乐部的阿根廷球员阿奎罗兴奋地拍下了一张“足球界最牛自拍照” ,照片中还有陪同参观的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轻松的氛围、亲和的笑容让人感到愉悦。

  2017年7月,在阳光灿烂的柏林,习近平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观看中德青少年足球友谊赛。习近平对双方小球员表示,“你们是中德足球事业发展的希望,也是中德两国友好合作事业的接班人”。

  “虽然不是很频繁,但是偶尔我也会打一打冰球。目前还很难说我‘会’打冰球,但是在试着打。”此次访华前普京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对自己的冰球球技谦虚了一把。事实上,普京是个“冰球迷”,他不仅爱看冰球,还喜欢打冰球。6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普京共乘高铁自北京前往天津,共同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比赛,同小球员逐一击拳问候,并为比赛开球。两位国家元首都是公开的“体育迷”,这次冰球场上的“约会”,不仅延续着两位领导人的友谊,也让两国人民更添亲近感。

  抓住彼此的兴趣点,用趣味性的活动拉近彼此距离。以球会友 ,当然不只是出于爱好,更是站在政治家的高度,借体育助推国之交、民相亲,向世界展现友善、包容的中国。

  多参加聚会,也要多组织聚会

  2013年3月南非德班的金砖峰会,是习近平在国际多边场合的首次亮相。此后,他又出席了在俄罗斯举行的G20峰会、吉尔吉斯斯坦的上合峰会、印尼巴厘岛的APEC峰会和索契冬奥会。2017年,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走出去交朋友,在国际多边场合的多次亮相,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走出去,与世界交心,也要请进来,深入交流、广泛合作、达成共识、共享成果。

  2013年,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让沿线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提到:“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6年9月,习近平成功主持了G20杭州峰会。作为东道主,中方推动各方把创新和结构性改革作为开创世界发展新局的主线,发表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28份具体成果文件,有力推动G20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的首次峰会成功召开。“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携手迈向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主席首次以中国国家元首身份主持上合峰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本次峰会围绕安全、经济、人文合作三大领域,进一步达成诸多共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