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山东考察,这几个关键词值得深思

2018-06-16 22:48: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学习进行时】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他看了什么说了什么?背后深意何在?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为您解读。

   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先后到青岛、威海、烟台、济南等地,深入科研院所、社区、党性教育基地、企业、农村考察。

   脚步匆匆,思虑深深。总书记的齐鲁之行,说山东而意在神州,观历史而着眼于现实,鉴史观今谋远。五个关键词,串起习近平在山东考察的足迹,管窥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

   关键词一: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无疑是此次考察中习近平口中的一个高频词汇。

   在万华烟台工业园,他肯定企业走出的自主创新道路;在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他强调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他指出“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

   创新为何?为的是“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

   为何强调“自主创新”?因为“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更因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如若不能手握核心技术这一“金刚钻”,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我们怎能拥有“笑傲”的底气和力量。自主创新,关系国之兴衰。

   念兹在兹,须臾不忘。4月份的海南考察、湖北考察, 5月份的北京大学考察,再到此次的山东考察,对创新,习近平一再强调。此中良苦用心和高瞻远瞩,令人深思。

   关键词二:海洋强国

   山东半岛濒临黄渤海。在这样一个“面朝大海”的地方,习近平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正得“地利”。

   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的科研人员,习近平语重心长:“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交谈,习近平称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习近平说:“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

   是的,一直。此言不虚:

   在主政浙江时,习近平就提出,要“把浙江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省”。

   2013年7月30日,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今年两会上,在山东和广东代表团,习近平分别强调了海洋强国建设和海洋经济发展。

   在4月份的海南考察中,他强调:“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十分辽阔。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此次山东考察,习近平强调,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

   ……

   深耕海洋这片蓝色国土,让海洋大国迈向海洋强国,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建设海洋强国,道阻且长。但我们已经出发,并且从未懈怠。

   关键词三:乡村振兴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在这里谈乡村振兴,是题中应有之义,并且具有“点睛”之效。今年两会,正是在山东代表团,习近平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推动乡村组织振兴的五个“振兴”为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作了细谋划。

   此次考察,习近平对山东提出了具体要求: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在考察中,习近平强调,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证;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一件件一桩桩,事无巨细,尽心谋划。

   从战略,到谋划,再到样板,中国乡村振兴的蓝图徐徐展开。

   关键词四:警钟长鸣

   1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他登上东泓炮台遗址,了解北洋海军威海卫基地防务情况和威海卫保卫战、刘公岛保卫战历史。随后,习近平来到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参观甲午战争史实展。

   为何要去回顾一段百年前的屈辱历史?习近平直言不讳,就是为了“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

   回首百年,甲午的炮声仍在历史的天空回响。“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我经常看中国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惨场景就痛彻肺腑!”

   这是锥心之痛。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就要了解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深刻汲取落后就要挨打、就要受欺负的教训,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是以史鉴今。

   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和平需要保卫需要护持。因此,“13亿多中国人要发愤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更强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以史为鉴,方能更好前进。记之念之思之,方不负历史不负未来。

  关键词五:为民情怀

   “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习近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此次山东考察,他走进社区,了解旧城改造情况,询问社区便民食堂饭菜可不可口、价格贵不贵。他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

   他走进村庄,同村民拉家常,问收入怎么样,搬迁花了多少钱,生活上还有哪些困难。他叮嘱随行的地方领导,“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实实在在的话语,真真切切的关怀。为民情怀,一览无余。

   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习近平的回答非常明确:增进民生福祉。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习近平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扭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