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为诊治“长江病”把脉开方

2018-06-16 22:43: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为治好“长江病”,今年4月,习近平先后到宜昌、荆州、岳阳、武汉以及三峡坝区等地深入考察,“望闻问切”,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为长江把脉开方。6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讲话全文。新华社《学习进行时》从辨证施治的角度,为您摘编这篇重要讲话的要点。

   “我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语气严肃地说。如何治好“长江病”?他说:“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

   对长江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时刻牵挂在心。2016年1月和今年4月,他分别赴长江上游和中游实地考察,“望闻问切”追“病源”、诊“病因”、找“病根”。新华社近日受权发布的这篇重要讲话,就是总书记在长期调查研究基础上开出的一剂“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良方。

  ·断病因——明确五大问题找准病根

   一是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仍存在一些片面认识。

   二是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三是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

   四是流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五是有关方面主观能动性有待提高。

   ·辨病征——把握五大关系调和“阴阳”

   第一,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要坚持整体推进,增强各项措施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要坚持重点突破,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第二,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第三,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顶层设计,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积小胜为大胜。

   第四,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积极稳妥腾退化解旧动能,破除无效供给,彻底摒弃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的老路,为新动能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进而致力于培育发展先进产能,增加有效供给,加快形成新的产业集群,孕育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第五,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

   长江经济带的各个地区、每个城市在各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从整体出发,树立“一盘棋”思想,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开药方——落实四大部署综合施治

   第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同志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增强“四个意识”,落实领导责任制,决不允许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

   第二,调动各方力量。

   要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格局,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

   第三,强化体制机制。

   要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

   第四,激发内生动力。

   要加强对有关部门、沿江省市、相关企业领导干部的专题培训。要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企业责任。要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守护好母亲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