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端午佳节,感知习近平金句里的家国情怀!

2018-06-15 23:12:1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央视网消息: 龙舟竞渡,粽米飘香。

  千百年来,端午节日与端午文化绵延不绝。

  “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道德精髓、现代价值和传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的传统文化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

  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孙中山先生说,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我们常讲,做人要有气节、要有人格。气节也好,人格也好,爱国是第一位的。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时时想到国家,处处想到人民,做到“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2018年5月2日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是了不起的。我们有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在有史籍记载的多数时间里,中华民族在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等诸多领域都走在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2017年6月30日 习近平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异常惨烈,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铁骨铮铮、视死如归,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正所谓“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2014年9月3日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无比自豪,无比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7年10月18日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但近代以后历经血与火的磨难。中国人民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奋起抗争、自强不息,经过长期奋斗,而今走上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回顾历史,支撑我们这个古老民族走到今天的,支撑5000多年中华文明延绵至今的,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

  ——2017年12月1日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2016年11月30日 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也都是深刻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和佳句。

  ——2014年10月15日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上下求索,勇于创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2016年7月1日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如果不走创新驱动的道路,新旧动能不能够顺利转换,中国就不可能真正强大起来。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

  ——2018年3月7日 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豪情。

  ——2018年5月28日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我相信,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创造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2018年3月20日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