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的“蓝色信念”

2018-06-13 19:01:46 信息来源:央视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央视网消息: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6月12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首站便来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了解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推进海洋军民融合等情况。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 来源:中国政府网

  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习近平始终关注海洋经济发展。在此次考察中他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

  高瞻远瞩 率先提出发展海洋经济

  “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

  早在主政福建期间,习近平就率先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福州”战略。

  1994年5月26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在平潭县召开建设“海上福州”研讨会。会上,习近平系统阐述了对发展海洋经济的深刻认识:“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培育经济新生长点的重要途径。”

  曾参加此次会议的时任平潭县委书记刘嘉静说:“当时发展海洋经济是个新命题,对海洋进行立体式的、全方位的综合性开发,习近平的这些发展思路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家茅塞顿开。”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时任福州市委书记)在平潭调研。 来源:福州日报

  1994年6月12日,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由此,福州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最早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二十多年来,风起帆扬,收获满满。截至2015年,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618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0.88%;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近30%,位居全国前列。

  2016年,福州市出台《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在3年内集中实施十大重点任务和一批重点海洋经济项目,确保到2020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达7000亿元;到2025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

  开拓进取 迈步海洋强省

  “发展海洋经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业。”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13次来到舟山,足迹遍布大小岛屿。从2003年到2007年,他每年都会到舟山就海洋经济主题进行调研。

  2003年1月,习近平第一次到舟山时说:“发展海洋经济,是我长期致力和探求的一件事。浙江是海洋大省,舟山是海洋大市。经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是长远的战略任务,我们要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一如既往地抓下去。”

  以舟山为起点,习近平用四个多月先后调研了18个沿海县(市、区),并在2003年8月18日主持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正式拉开了浙江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序幕。

  2005年12月,习近平在舟山调研时强调,浙江在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中要“打头阵”。

  经过大量调研论证,《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先后出台。此后,浙江省海洋经济以年均19.3%的增长率快速发展。2005年,海洋经济总产值占浙江全省GDP的比重上升到8%。

舟山风光。 来源:舟山日报

  大海应无恙,当惊舟山殊。

  海洋不仅是舟山而且也是浙江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优势所在。2017年浙江省海洋经济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海洋生产总值约7600亿元,增长12.6%。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

  由大海注入的强劲动力,推动着浙江全省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舟山和浙江迈进探索蓝海的新征程,习近平点燃的“蓝色希望”促进海洋经济迅猛发展。

  立足全局 建设海洋强国

  “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海洋是经济的“蓝色动脉”。

  到中央工作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2013年7月30日,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海洋强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坚持陆海统筹,壮大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发展海洋强国再一次吹响号角。

  依海而兴,向海图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着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海洋经济方面,渔业、造船、海运、滨海旅游、海底资源勘探开发蓬勃发展,海洋经济持续稳步增长。2016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突破7万亿元。

  ——海洋生态方面,深化海洋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将生态管海贯穿于海洋工作全过程。蓝色海湾、生态岛礁等大工程统筹实施,海洋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来源:新华网

  ——海洋科技方面,“蛟龙号”达到世界应用型载人潜水器最高水平;亚洲最大绞吸挖泥船“天鲲号”下水;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潜水器完成研制并交付用户……

  ——海洋权益方面,通过加强对话磋商、深化互利合作、灵活运用规则,开展法律维权等手段,我国妥善应对和化解周边各种海上风险和复杂局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和平稳定环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蓝图绘就,征程再启。扬波大海,走向深蓝。新时代,让我们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行。(文/余晓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