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艾娱乐:现实题材成为电视剧创作重镇

2018-06-10 22:51:5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白鹿原》剧照

《鸡毛飞上天》海报

  在前不久举办的“2018中国电视剧创作高峰论坛”上,众多编剧为中国电视剧自去年来呈现出的现实题材的强势回归点赞。随着《白鹿原》《鸡毛飞上天》《我的前半生》等电视剧的不断涌现,加之历史剧、都市情感剧、谍战剧等类型叙事的新探索,以及网络剧的精品化、网台互动播出模式等,为国产电视剧开创了新的局面。

  小体量电视剧显示了现实题材的潜力

  “投资只有3000万元的电视剧《娘亲舅大》在央视八套播出的时候,连续18天成为全国收视冠军,创下了央视八套九年来的收视新高。一部小体量电视剧有这样的成绩,显示了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的潜力,让整个行业都为之一振。”中国编剧协会副会长彭三源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的荧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被玄幻、仙侠、IP、戏说历史等电视剧霸屏,但是从去年开始,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强势回归给中国电视剧荧屏带来了新气象。”

  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涌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父母爱情》《鸡毛飞上天》《白鹿原》《情满四合院》《归去来》等。另外,前段时间由首都发展智库发布的《2018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近三年立项的电视剧中有一半以上的项目选取了当代题材,这在中国电视剧近十年的发展中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比例。在今年的“春交会”上,也出现了一大批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从《最美的青春》《你迟到了许多年》到《大江大河》《我们的四十年》等,这些电视剧都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的巨大变化,充分发挥了电视剧艺术“时代录影”“记忆相册”的功能。

  现实生活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电视剧独一无二的资源,彭三源说:“这四十年历史中的任何领域,只要我们肯下去采访,立志好好写,一定能创作出重量级的现实主义作品。”

  以《永不磨灭的番号》《深海利剑》等军旅剧闻名的编剧冯骥说:“我始终觉得现实题材的创作是中国电视剧的主流方向,新时代一定有新的故事发生,美好的生活一定有美好的作品。不管用什么艺术手法去表现,一切创作都源于我们火热的现实生活。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当代生活之中,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的作品,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这也是我们编剧的责任。”

  生活才能成就伟大的编剧

  编剧是电视剧创作中的灵魂人物,彭三源说:“编剧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就是深入生活,只有深入生活的现实主义才是真正的现实主义。”

  生活才是最伟大的编剧。因此,采访和采风是编剧的必修课。动笔写《老农民》之前,编剧高满堂用5年时间跑了6个省,走访200多位农民。筹备《鸡毛飞上天》时,编剧申捷用6年时间八入义乌,同义乌商人们同吃同住,跟着他们进货练摊。彭三源介绍:“高满堂不是在写剧本,就是在采访的路上。申捷坚持在实地采访的基础上完成大纲、分集和分场,经过这样艰苦而细腻的创作过程才产生了横扫中国各大奖项的优秀电视剧《鸡毛飞上天》。中国编剧协会会长刘和平历经7年,克服重重困难,创作出了成为中国电视剧经典的《北平无战事》。”

  电视剧最怕成为“悬浮剧”,著名编剧任宝茹说,电视剧要有现实质感,就要写现实环境中的人。“不管写的是警察、医生,还是留学生,都要写得像生活中的人。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就是最有普遍性的,普遍性一部分可以由常识架构,常识达不到的部分就需要搜集资料和采访。坐在家里编出来的东西让人感觉虚假,但是经过采访、收集再进行艺术加工之后就有了真实感。只要做扎实了,电视剧就不会悬浮。”

  在聚焦留学生群体的电视剧《归去来》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申请美国大学,人物要拿哪种奖学金等问题,编剧高璇和任宝茹专程飞往美国,走访了四个城市,采访了将近40个留学生,最后把这些有价值的采访都写进了故事里。

  冯骥说:“军旅剧首先要提供一个典型的环境,了解官兵们的真情实感、情怀与热血。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00后马上要进入部队,他们现在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每天都在想些什么,都需要编剧不断挖掘和了解。只有贴近战士的生活,从战士的成长抓起,才能创作出更加符合这个时代的军旅作品。”

  每一种题材都可以观照当下

  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要创新,可以采用多元的创作手法。高璇说:“一个健康的市场上,各个元素、各个剧种、各个类型都应该百花齐放,现实题材也应该有多种类型,比如偶像剧、爱情剧甚至是科幻剧。但是不管是哪个类型,都应该有对人的观察,对主题的发散、对现实的观照。”

  任宝茹认为,“即使在偶像剧甚至是玄幻剧中,对一个人物进行了极致化的艺术加工,如果能把现实性写出来,就能与观众产生联系,这就是现实性多样化的来源。即使是《三体》这样的科幻剧也可以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择天记》的编剧杨陌说:“IP的核心价值还是在于能够与观众共情,体现爱、牺牲、正义这样的正能量。只有传播这些核心的有价值的积极的理念,IP才有可能被延续,才有可能生命力更强。”

  彭三源介绍,自己正尝试在现实主义生活剧的基础上使用悬疑剧的叙事方式。“现实题材的艺术探索没有止境,各种语言的优秀电视剧作品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学习资源。”

  描写现实的角度是多元的,对于现实题材的艺术探索是没有止境的,因为每一种题材都可以观照当下。如张蕾的《中国式关系》从感情的角度出发,关注家庭中和中国的社会形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申捷的《鸡毛飞上天》从创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讲述三代人既艰辛曲折又充满激情的创业史和情感史故事,表现“鸡毛飞上天”的时代内涵……由于创作的内容和角度不同,电视剧呈现出来的形态就千差万别。

  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看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案,不仅仅是题材上的写实性选择,更要有对社会生活的整体认识和审美发现,而理论批评的功效,也切不能被替代成微信式的点赞。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和丰富、多彩、多元、多变的新时代生活,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也必须找到新的更真实、更本质、更艺术的书写内容和表达方式。”(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陈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