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2018-05-30 20:53: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强调:“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坚定创新自信。 “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习近平指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习近平强调:“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跟上甚至引领世界科技发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

  避免急功近利。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习近平指出:“很多科学研究要着眼长远,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有人认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结果是在实际工作中对科技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想法和做法必须纠正。很多科研也许是明天的工作,但今天不开始干,需要时就真的成“远水”了。科研工作不同于流水线操作和简单的重复劳动,它本身充满了不可预知的变数,既有始料未及的失败,也有不期而遇的成功。科技创新,要正视创新中存在的种种不确定性,为科技人员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宽容的环境。习近平强调:“在基础研究领域,包括一些应用科技领域,要尊重科学研究灵感瞬间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特点,允许科学家自由畅想、大胆假设、认真求证。不要以出成果的名义干涉科学家的研究,不要用死板的制度约束科学家的研究活动。”

  破除制度藩篱。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部署了到2020年要完成的143条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110多条改革任务。在科技领域存在的多年来一直想解决但没有能解决的难题方面,我们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同时,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科技体制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闯难关,在科技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评价奖励等方面大胆改革,清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习近平指出:“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科技创新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新时代,要坚定改革创新的决心和勇气,引领科技体制及其相关体制深刻变革,把科技创新的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