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价值

2018-05-27 23:30:1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处在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的新判断以及我国正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的新分析,指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新定位,形成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原则、新体系、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此次讲话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最集中的体现,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之后,对生态文明思想全面、系统、深刻、科学的阐释,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纲领。

  新原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六大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此前多次谈到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注意的问题。在这次讲话中将其原有的思想、观点系统地加以呈现,使其更加完整、更加全面,具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

  一是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放在首位,明确提出通过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让自然生态美景永驻人间,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二是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来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

  三是明确提出“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从生态文明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关系的贴近性、紧密性切入,阐释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原则,有利于得到全国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响应;

  四是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观、大生态观,并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地开展,而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五是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六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体系:加快五大体系建设以构建完整的生态文明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不但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而且还创新地提出了其主要构成。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这五大体系既有思想基础、价值追求,又有目标责任、制度保障,从而确保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内容充实、落到实处。他特别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他将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放在首位加以强调,凸显了对其引领作用的高度重视。

  新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间表和近期、中期目标。

  第一步:确保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一起全面得到提升,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成美丽中国。

  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的确定,既描绘了宏伟蓝图,又使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倒计时。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实实在在的具体指标。比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比如基本消灭城市黑臭水体,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比如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些接地气的、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述,是他执政为民、务实作风的最好呈现。

  新任务:多项具体工作务必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任务。这些任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全局意义,决定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必须抓紧抓好。

  一是要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这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

  二是要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未雨绸缪,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三是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积极组织开展重大项目科技攻关,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开展对策性研究,用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全面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以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新要求:党政领导是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党政干部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这就从执行的层面上落实了领导干部责任制。其关键在于,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干部考核的绿色评价体系。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从而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广大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从根本上杜绝为追求GDP的政绩工程而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他特别明确提出,“建设一支生态环境保护铁军”,并为这支队伍提出了“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具体要求,力求使方兴未艾的生态文明建设有坚实的队伍保障。

  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充满创新智慧的生态思想,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方向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我们要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