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主场外交”的一道必答题

2018-05-27 23:29:2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资料图:2018年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中新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习近平“主场外交”的一道必答题

  作者 钟三屏

  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外交活动的重心放在“主场”。

  5月底,德国总理默克尔第11次来华访问,再度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座上宾”。此前,习近平已先后在北京、武汉、大连等地会晤了法国总统马克龙,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印度总理莫迪等外国政要。

  4月,2018年中国重大“主场外交”的开篇之作——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

  为世界和平承担责任,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为国际治理找准方向……不难看出,在中国最高领导人这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向外界释放稳定、积极、明确的信号,为“不确定”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始终是其中的一道必答题。

中新社出品

  活跃“主场外交”担当和平稳定维护者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风起云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政治紧张局势、地区性危机和冲突依然存在,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亦有担忧。

  中国最高领导人今年的“主场外交”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发生着,通过在“主场”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为世界注入稳定的力量。

  4月底的武汉,中印两国领导人在东湖岸边找到了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习近平与莫迪的非正式会晤为两国关系发展定下基调、指明方向,实现两国关系的持续稳定发展。喜马拉雅山脉将不再是阻隔两国的天然屏障,而成为文明对话的纽带桥梁。

  在半岛问题上,中国一直都是和平稳定的坚定维护者,也是对话谈判的不懈推动者。在当前朝鲜半岛局势深刻复杂演变的关键时刻,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先后在北京和大连会晤,共同为推动中朝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实现朝鲜半岛长治久安、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繁荣作出努力。在中方以及相关各方努力下,近来半岛局势发生一系列积极变化。

  欧洲的传统强国法国、英国、德国领导人前5个月里先后访华,显示中国与上述三国、以及中欧间期望积极寻求和扩大双方利益汇合点,发挥各自优势,认清合作态势,以彼此关系的稳定性,为风云变幻的世界带来更多的确定性。

  资料图:2018年4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开幕式前,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前往迎宾厅迎接外方领导人夫妇并集体合影。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坚定宣示开放为全球经济增添可预见性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发展失衡、治理滞后的三大难题,逆全球化态势和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正在一些国家抬头。站在全球化的十字路口,中国对世界经济贡献的,不仅是过去5年平均超过30%的增长,更是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鲜明态度。

  “我要明确告诉大家,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习近平在以“改革开放”为主旋律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着眼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郑重宣示中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庄严承诺扩大开放将采取重大举措。之后,连续降关税、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释放出有助于全球经济发展的利好信号。

  英国《卫报》在评价习近平的这篇演讲时指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带来了确定性和希望,对于对趋势非常敏感的市场来说,这是一针强心剂。

  2018年中国的另一重要“主场外交”活动,是将于11月在上海首次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方强调,作为2018年中国外交四大亮点之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旋律就是“市场开放”。

  中国最高领导人通过一系列的“主场外交”活动,作出坚定的政策宣示,为全球经济前景增添了“可预见性”。

中新社出品

  “中国方案”为国际秩序提供更多确定性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最重要的变化是整体外交定位更为清晰,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时代内涵。“主场外交”自然是传播中国理念、展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智慧的重要平台。

  5年间,亚信上海峰会、APEC北京峰会、G20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一系列高规格“主场外交”,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中国。

  在这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中,习近平多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甚至就是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为主题。

  “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如是表述。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认为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努力的总目标。外交权威人士指出,该理念的提出,目的之一就是为国际秩序提供更多的确定性,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世界共赢的“中国方案”。

  6月,今年第二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将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中国的滨海城市青岛举行。年内,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将相继举行。相信通过习近平的“主场外交”,中国势必会继续向外界释放出稳定、积极、明确的“利好”,给世界和平、区域安全带来保障,为“不确定”的世界持续注入确定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