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粮食安全根基稳固(市场观察)

2018-05-19 12:12:00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余欣荣在5月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目前,在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大宗作物用种上,中国已经实现了品种全部自主选育,玉米自主品种的面积占比也由85%恢复增长到90%以上,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只有种业安全有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根基”才能稳固。余欣荣指出,我国种业发展快速推进,在源头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根基。

  在蔬菜生产上,自主选育品种的市场份额达到87%以上。海南、甘肃、四川等三大国家级制种基地建设顺利推进,一批区域性良繁基地巩固发展,主要农作物种子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良种覆盖率超过97%,我国农作物供种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

  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首先,通过推进种业科研成果权益改革,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其次,瞄准种业科研体制的顽疾,组织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建立形成了政产学研用结合的种业协同创新体系,取得了品种创新的突破,收获了制度创新的成果。再有,大力推进种业“放管服”改革,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先后下放和取消了7项许可审批事项,改革品种管理制度,开通品种绿色通道,完善品种审定标准,建立品种登记和经营主体备案制度,全面完成科研院校与其开办的种子企业“事企脱钩”,极大地释放了种业发展活力。

  种子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断强化,发展的步子更快了,个头更大了,实力更强了,种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一是市场集中度明显提高。随着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前50强的市场份额占到35%以上,这比五年前提高5个百分点。现在已有了一批销售额超过10亿、20亿、30亿元的骨干企业,上市企业有60多家,总市值超千亿元。二是企业研发投入明显增多,现在前50强企业每年研发投入超过15亿元,占销售收入的7.5%左右,正在接近国外大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三是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种子企业每年申请的新品种保护数量比过去五年翻了一番,在申请总量中的比重超过50%。国审玉米品种超过一半是企业选育的,水稻品种超过2/3是来自于企业。这说明,种子企业正在逐步成长为育种创新的主体。

  种业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以国务院出台3个种业工作文件、全国人大修订《种子法》为主要标志,构建了我国现代种业的顶层设计,形成了种业发展的“四梁八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