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最新用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18-05-06 19:22: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讲话、著作中常常引用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经典讲“中国经验”,以中国道理说“中国道路”。这些典故名句是5000年文化长河中沉淀的智慧结晶,寓意深邃、生动传神,极具启迪意义,也彰显了文化自信。中国之声特别策划《习近平最新用典》,梳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引用的经典名句。

  今天的《习近平最新用典》,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使用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解读嘉宾: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

  央广网北京5月5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马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在讲到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并使用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典故。

  习近平出席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并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我们要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在更多领域、更高层面上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不依附别人、更不掠夺别人,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

  陕西师范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曹胜高解读“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出自《礼记·中庸》。《中庸》是四书之一,这本书主要是讲一个人如何通过心性修炼,从平庸走向高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被称为名言,在于它阐明了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那就是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相互不冲突,所以由此形成了我们以和而不同的眼光来看待差异性,尊重多样性,通过兼收并蓄来弥合彼此之间的不同,那就是用求同存异的态度来寻求共识,以相互尊重的方式来化解冲突。习总书记引用这句话,实际上阐明了我们对待世界一体化和文明多样化的态度,那就是文化是多样的,文明是多彩的。当前我们承认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要尊重彼此的探索,通过文明的对话、文化的交流,寻求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佳方案。

  《中庸》原是传统五经《礼记》中的一篇,在宋代的时候被当时的儒家学者们特别抽出来,和《大学》、《论语》、《孟子》合起来叫作“四书”,从此影响左右了中国千年来的民族文化。《中庸》里的这句话,体现的正是中国人所推崇的“和而不同”的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多个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来表达这样的理念。

  比如,在2013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林则徐的自勉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示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消除疑虑和隔阂,把世界多样性和各国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活力和动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古今贤文》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认为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2017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还引用《三国志·夏侯玄传》中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强调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向外界传递出中国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世界的大国责任。

  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出席大会。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引用“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表明了我们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开放态度,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制度的差异性,同时也表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