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汶川地震十年】千年红豆树 震后发新枝

2018-05-06 19:19: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汶川地震后成功走上产业转型道路,获评全国文明村。(何川/摄)

  央视网 消息 (记者何川)村因树而名,树因村而有情。

  十年前的那天,震动从地底呼啸而来,席卷蜀中。什邡市师古镇红豆村,一棵千年红豆叶落如雨、如泣如诉。十年来,这棵古树见证了红豆村一点一滴的变化:看沧海桑田,听人间欢喜。

从小在古树下长大的潘运钦发现这十年来古树发出了一些新枝,以前几十年都没有过。(何川/摄)

  沧海桑田,十年间古树又发新枝。

  2018年5月4日,汶川大地震10周年全国网络媒体四川行活动走进红豆村。记者在千年红豆树下发现一位老人久久仰望,不肯离去。询问得知这位老人名叫潘运钦,今年78岁。潘运钦告诉记者:“我家以前就在这棵红豆树下住,从小天天看着它。搬到新家去了,对老树还是挂念,有感情了嘛。每天空了,我和老伴都来转转看看。有些变化你们外地人是看不出来的,就在最下面那根大树叉的右下方,这十年发了一些新枝干出来了。”

  古树发新枝,红豆村也出了新貌。

  在汶川地震前,红豆村全村有806户、2384人。全村2249亩耕地的三分之二种植雪茄烟叶,每亩产值约5000元,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农时耕种,闲时出工的平静生活在“那天”被彻底打破:房倒屋塌,农田损毁,全村6死35伤,生产生活瞬间停滞。——如今,当地村民还有点避讳说起那个日期,提到了就用“那天”这个词来代替。

  灾后重建第二年,在2010年9月22日,千年红豆见证了震后第一个大喜事。

  当时,红豆村村民已经从活动板房搬进了新家:菜畦环绕着川西民居风格的四合小院,围绕千年红豆树而建的中国传统婚庆景色林栉绽放。自全国四面八方,曾参加过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的99对来自军队和地方的新婚夫妇以红豆为证,互誓婚约,将人生中最重要的过程留在了这一有特殊纪念意义的地方。

  这是潘运钦老两口的新家,他们隔壁院子是儿子家。十年后,红豆村村民恢复了田园诗般的平静生活。(何川/摄)

  这次集体婚礼后,红豆村名声远扬,带来了大量游客。可是人们找不到地方吃饭、上厕所,只能匆匆而过。有新人想在红豆村举办婚礼,但村内没有承办能力,许多新人只是到此地拍婚纱照外景。

  于是,围绕着这棵千年古树做文章,红豆村从烟叶之乡向着爱情之乡转变:当年11月,5家企业共投资2400万元人民币,为红豆村打造花卉苗圃、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设施。千年红豆树成为新婚夫妻互许终生的圣地,红豆制成的首饰也获得年轻人热捧。农家乐、农家茶馆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开张。转型成功后,红豆村迎来全国各地有情人的特别眷顾。

  据介绍,目前红豆村已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并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截至2017年底,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00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