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的青年说

2018-05-03 20:55:1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第六次北大之行,习近平都去了哪里?

  2018年5月2日上午,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的北京大学校园,走进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习近平。这是他到中央工作后第六次造访北大。

  习近平此次北大之行途经四站。对话青年,关注青年,寄望青年,是他此行的重要主题。

  △《新闻联播》头条报道:习近平考察北京大学

  在燕园现存最古老的一所建筑——临湖轩,习近平看望了部分资深教授和中青年教师代表。他勉励彭锋、渠敬东、余淼杰等中青年教师向老一辈专家学者学习,继续在教学和科研上用心耕耘。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与正在围绕“解读新时代”座谈的中外学生互动交流。有同学问,“您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您学习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好的方法?”习近平分享了自己的读书经历和心得。

  习近平说,“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

  在英杰交流中心,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师生座谈会。来自北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2014级本科生宋玺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成长体会。大三时,宋玺与14名北大同学一起“携笔从戎”。2016年底,她被选拔作为唯一一名女陆战队员加入中国海军第二十五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习近平为她的经历点赞。

△资料图:宋玺

  座谈会上,北大党委书记郝平向总书记报告,120周年校庆之际,北大学生社团山鹰社正在首次尝试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习近平叮嘱一定要提醒注意安全。

  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了什么?

  四年前的5月4日,也是在英杰交流中心,习近平参加了一场师生座谈会。在会上,他谆谆告诫年青学子:“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样一个比喻,此后被人们反复提及。

  今年,同样是在这个场所,习近平再次发表重要讲话。他说,高校要牢牢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次讲话中,习近平都谈到了师德。2014年,习近平引用了梅贻琦先生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说,“我体会,这样的大师,既是学问之师,又是品行之师。”在今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强调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习近平说,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继四年前他要求广大青年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之后,今年他又提出了四点希望。

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和青年共度“五四”

  央视时政记者梳理发现,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参加以青年为主题的活动已成惯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都参加了相关活动。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用200余字的篇幅专门谈到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透过这些话,可以看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力量之巨,也能领会这个国家对于青年的寄望之深。

  习近平呼吁青年“永久奋斗”

  央视时政记者辑录了习近平在2013年、2014年和2017年三段“青年说”原声。

   △【微视频】习近平“青年说”现场回放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硕士研究生陈晨对话

  陈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赶上了好时代,不但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更有实现梦想,成才报国的广阔舞台。正因如此,我才得以在世界之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012年5月19日,我成功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

  习近平:“陈晨同学,我非常敬佩你。对于珠穆朗玛峰,我可以说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相信你今后人生的事业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砥砺下勇往直前,不断地攀上人生新的高峰。”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这个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根本的是文化自信。”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参加“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

  习近平:“这一次的主题日活动,你们选的是研究焦裕禄精神。我觉得你们这个选题还是好的。焦裕禄精神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焦裕禄病的时候,他肝区疼痛,用一个东西戳着,最后把那个藤椅都给戳破了。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直到我从政,循着焦裕禄这条路走,直到我当县委书记,直到我现在当到总书记,焦裕禄精神一直是一盏明灯在前面指引着。”

 

  习近平的“青年说”,是在用青年人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娓娓道来,打动人心。他说过的一些话,已经成为值得青年一代记取的“金句”。

  1939年5月30日,庆贺模范青年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讲话时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

  在2018年5月2日的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引用了这篇《永久奋斗》的讲话。他这样召唤中国当代青年: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央视记者/申勇 龚雪辉 沈忱 郁振一 孙毛宁 蒋安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