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致青春”

2018-05-03 20:46:1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央视网消息: “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广大青年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也承载着伟大时代使命。”生机盎然的春日,习近平来到北大学子中间,和广大青年一起探讨人生,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从知青岁月中走出来的习近平,深知“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重要。他到高校考察、给学子回信、与代表座谈……殷殷嘱托中,为广大青年擘画青春梦想;切切关怀中,为青春中国锚定发展航向。

△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来源:新华社

  树理想 让青春因梦想而激扬

  “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习近平

  不到16岁,习近平来到黄土地,青年时期的他曾一度迷惘、彷徨。与黄土高原纯朴乡亲们一起摸爬滚打、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段时间后,习近平和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深切地了解到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什么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他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22岁离开陕北时,习近平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

△1972年,插队回京探亲时的习近平。来源:新华社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作为生力军,青年必然要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棒。

  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面对北大学子,习近平再次强调要立鸿鹄志,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著,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千千万万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理想信念成为航行的灯塔,同祖国一同成长、一起奋斗,用年轻的臂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勇担当 让青春因奉献而厚重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习近平

  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习近平几乎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的知青,他插队的陕北是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他也是插队知青中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人之一。从一边放羊一边背字典,到带领梁家河村民修建沼气,再到骑着自行车下乡了解情况,习近平给当代青年上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习近平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回信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得知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本届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了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礼,我感到十分高兴。”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资料图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在故乡的沃土上施展才华、挥洒汗水;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上山下乡,服务乡亲、无怨无悔。这些无不代表着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蓬勃力量。

  新时代的春天里,习近平再次叮咛广大青年要“扎根人民,奉献国家。”

  敢拼搏 让青春因奋斗而精彩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

  习近平的青春,是在陕北同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那两千多个日日夜夜。“爱看书”“好学”,是他留给陕北梁家河村老乡们的印象之一。他们记得,习近平“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他不怕吃苦。从“扁担把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延川方言,即偷懒),生动演绎了一位青年实实在在的奋斗史。

  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后,习近平寄语青年要“勤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还要求青年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他说,要“既多读有字之书,也多读无字之书”,就是要青年躬身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勤学”不仅从书本上学,从实践中学,更要从挫折中学。习近平勉励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来源:新华社

  人民的领袖,国家的舵手,青年的旗帜。习近平对广大青年的嘱托实实在在又振奋人心:“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青春风华正茂,中国正值青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只有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为共同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会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文/李珊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