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共产党宣言》的味道

2018-05-02 21:07:32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同时,今年也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

  说起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不得不提到学者陈望道。陈望道是我国完整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人。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下,中国危机四起、人民苦难深重,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倡导运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习近平曾这样介绍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在中国传播的背景。

  孙中山、梁启超、李大钊等人都曾研究过《共产党宣言》,但《共产党宣言》一直缺乏全文翻译,成为当时很多先进知识分子急盼解决之事。最终,翻译的重任落在了29岁的陈望道的肩上。

  陈望道早年曾留学日本,精通日文、英文。他的国文素养也很好,精通语言修辞,同时又具有马克思主义学识。当时满足这些条件的,全国最多不过数十人。

  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1920年早春时节,陈望道回到了故乡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老宅。简陋的柴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一块铺板、两条长凳。凭借着一本日文版、一本英文版的《共产党宣言》,他夜以继日地翻译。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带领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曾生动地讲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为过分专注,误把墨汁当成红糖吃下去的故事。“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真理味道非常甜!”

  《共产党宣言》全篇译文不足两万字,但陈望道花费了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1920年4月底,陈望道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他将译稿带到上海,交给陈独秀等人校对。

  1920年8月,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初版时印了1000本,很快销售一空。到1926年5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达17版之多。

  《共产党宣言》奠定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家园的理论基础

  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1920年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等在上海正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并于当年11月制定了一份《中国共产党宣言》的文件。《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明确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从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的170年,正是中华民族由衰而盛的170年。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共产党宣言》中说,“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百年之前,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道路。今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