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网游过度“氪金”谁之过?防沉迷“窒息疗法”不现实

2018-04-27 08:47:33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网游过度“氪金”,谁之过?(云中漫笔)

经常玩网游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在网游世界里有个词叫“氪金”,意思是通过花钱充值,在游戏中购买装备、人物等,可以变得“更快、更高、更强”。

“氪金”能“改命”,有的人用真金白银在游戏中登上巅峰,却也有人因为“氪金”上了新闻。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福建省建瓯市一名8岁小男孩,用爷爷的手机玩游戏买装备,短短1个月就花掉了4万多元。随着网游的风靡,少年儿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为网游投入巨额资金的事件时常见诸报端。很多家长将矛头直至网游,“抵制”“严管”的呼声也随之而起。

网游存在种种争议。多年来,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变化。如今,每当类似事件发生,网络舆论已很少把网游本身作为批判对象。反倒是在镜头前哭诉的家长,受到很多批评。有观点认为,儿童沉迷网游,错不在游戏,而在于家长。

 
 

 

少年儿童过度“氪金”,网游有没有责任?当然有。网络游戏的运营要实现收益,自然需要让玩家在不知不觉中多花钱。但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缺乏足够判断力的未成年人而言,游戏内的消费有必要在家长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为此,网游企业需要强化实名认证等机制,管理未成年人的游玩和消费行为。

目前的问题是,尽管大部分网游已设立了相关机制,但有的形同虚设,很容易破解。实名制和防沉迷系统所需的身份证号,在淘宝上就能买到。未来,游戏运营企业必须提高责任意识,真正落实实名认证,才能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而言,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娱乐和社会交往方式。对网游采取一棍子打死的“窒息疗法”显然并不现实。防止沉迷网游和过度“氪金”,最关键的还要靠家庭教育。家长没有必要把网游视为“洪水猛兽”,而应当对孩子玩游戏进行适当的管控和限制。此外,也需要多培养孩子在现实中的兴趣爱好。有堵有疏,才是对待网游的正确态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