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习近平重要指示中的大战略

2018-04-25 22:42:56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近日,习近平就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出重要指示。在指示中,习近平提出了怎样的方法论,强调了什么样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美丽乡村建设着眼的又是什么?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近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在这个重要指示中,总书记既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工作方法,也提供了典型范例。

  重要指示中有大战略。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习近平指出,要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早在习近平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遵循这一原则推动乡村发展。而今被人们冠以“最美”“最富”来形容的下姜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下姜村隶属浙江省淳安县枫树岭镇。过去下姜村的“穷”很有名:“土墙房、半年粮,有女不嫁下姜郎。”

  2003年4月24日,习近平来到下姜村调研。听了村民的反映后,习近平指出了这个村“穷”的症结所在:种植的全是大路货,没有做到优质高效和错位发展。

  在习近平的关怀下,浙江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进驻下姜村。俞旭平在村里“待”了一个月,认为村里的低坑坞最适合种中药材黄栀子。于是,发动村民在以前只能长杂草、灌木的低坑坞种上了500亩黄栀子。

  路子找准了,好日子自然来。当2005年3月22日习近平再次来到下姜村时,每户农民通过药材种植已能收入4000多元。

  安吉的变化是又一例。撬动安吉发展的支点是毛竹。

  2005年8月,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在这一论断指引下,安吉从以牺牲环境来换取经济增长的“靠山吃山”,转变为通过保护环境来优化经济增长的“靠山吃山”。

  安吉,漫山遍野是毛竹。从竹梢、竹根、竹叶到竹杆,安吉人将一根竹子“吃干榨净”,实现价值的最大化。名片是竹子做的,毛巾、内衣是竹子做的,U盘也是竹子做的。安吉竹产品已经达到了3000多个品种!

  同时,环境恢复后的苍翠竹海,又吸引了无数游客。仅2015年,来安吉的游客就接近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75亿元。

  一方水土,一方天地。实践证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不二法宝。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蓝图变为现实,“必须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要实现美丽乡村的蓝图,也需要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

  在最近的这次指示中,习近平指出,浙江省15年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他强调,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久久为功,一年接着一年干,正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成就的秘诀。

  2003年,针对农村人居环境与农民群众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实际情况,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拉开了浙江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序幕。

  2003至2007年示范引领,1万多个建制村推进道路硬化、卫生改厕、河沟清淤等;2008至2012年整体推进,主抓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2013年以来深化提升,攻坚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

  15年间,以“千万工程”为始,浙江按照“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的要求,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推进乡村建设,路线清晰而深刻。

  15年间,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和党委政府抓好“三农”工作的“牛鼻子”,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每年召开一次全省性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作工作部署,表彰工作先进县、示范县。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15年的坚持不懈,浙江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7年底,浙江省累计有2.7万个建制村完成村庄整治建设,占全省建制村总数的97%;74%的农户厕所污水、厨房污水、洗涤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的建制村全覆盖,41%的建制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数字太干巴?那么,告诉你一个鲜活的例子:

  浙江德清有个叫仙潭村的小山村,而今已从曾经的“脏乱差”“空心村”“贫困村”成为长三角区域乡村旅游的“明星村”,年接待游客超过12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到3.2万元。

  今昔对比,村党支部书记沈连根感慨地说,一场美丽乡村建设的“持久战”,成就了一部乡村复兴的“重生记”。

  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习近平始终关注农村人居环境,关注农民生活环境——

  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2018年2月,习近平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和美丽人居有机融合。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

  此次重要指示中习近平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以人民为中心,让农民生活在美丽乡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的理念。

  有理念,更有行动——

  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提出的总要求中,就有“生态宜居”这一项。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也包括了“坚持遵循乡村发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这一重要内容。

  2018年2月5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公布。方案既有总体要求也有行动目标,更有具体的重点任务。

  习近平还关心厕所卫生这样的“小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考察调研过程中,走进农户家里,经常会问起村民使用的是水厕还是旱厕,在视察村容村貌时也会详细了解相关情况。他多次强调,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

  有理念指引、战略规划,有顶层设计,还有具体举措。美丽乡村建设,不是“空想”和“虚声”,而是清晰可行的行动计划,是格局大至全国乡村的振兴战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