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医改一年:基层诊疗量增加,大医院人满为患缓解

2018-04-20 12:32:58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北京医改一年:基层诊疗量增加,大医院人满为患缓解
    北京一家社区医院在大厅公示医事服务费的分层定价表以及药品价格。 杜燕 摄

艾森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一年来,北京医疗机构已完成门急诊量2.1亿人次,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增长16.1%,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30%左右右,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得到缓解。

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明显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通过对医事服务费的分层定价和差异化医保报销政策以及医联体建设,极大促进了分级诊疗。

改革一年来,三级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较上年减少11.9%,二级医院基本持平,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诊疗人次累达到近8000万人次,比上一年净増1200余万,增长了16.1%,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量增加25-30%左右。一些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机构,扭转了十多年来基层诊疗量下降或徘徊的局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得到缓解。与此同时,医院副主任、主任医师的门急诊人次分别减少9.7%和25.5%,患者选择专家看病更加理性,看专家难的问题有所缓解,有限的专家名医资源能更好地服务于危重急难患者,并延长了医患沟通交流时间。

新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北京新设立的医事服务费在改革启动后的第四周即可置换原来的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收入。医疗机构收入在总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结构得以优化,含金量提高。

与改革前相比,北京市医疗机构可支配收入总体上趋勢良好。新的补偿机制有效支持了医疗机构平稳运行,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收入依赖了60多年的旧补偿机制,在首都已不复存在。

住院医疗服务更多向三级医院集中,改革一年来,北京三级医院出院量达320万人次,增长2.7%,三级医院的住院服务优势更加明显平均住院日8.6天,与上一年相比减少0.7天,相当于过去4—5年才能取得的改进幅度。门急诊患者则向基层机构分流二、三级医疗机构功能的分化符合改革的导向和目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