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新华时评)中国制造:更开放 更强大

2018-04-16 21:46:19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  题:中国制造:更开放 更强大

  新华社记者 张辛欣

  “在制造业方面,目前已基本开放,保留限制的主要是汽车、船舶、飞机等少数行业,现在这些行业已经具备开放基础,下一步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释放出我国制造业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

  开放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40年来,正是在不断的开放与创新中,中国制造拥有了面向世界的海量供应能力。在实现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面临新工业革命机遇,更需敞开怀抱,在开放包容中实现质量、效益、动力变革,增强竞争力,迈向制造强国。

  扩大开放,是新时代大国制造的底气与自信。走过长时期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联合国公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完备的产业链条、适应全球标准的品质保障体系、一批核心技术突破,为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打下坚实基础。面向未来,中国绝不会靠封闭来保护竞争力,有底气和信心在扩大开放中找准价值链新坐标。

  以汽车为例,多年引进吸收创新让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在产业效率与规模提升的背景下,加大开放力度,突破对自主品牌的“保护期”,不仅不会对国内车企造成较大影响,更有助于鼓励竞争,激发先进技术融合创新,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扩大开放,也是面对时代机遇的必然选择。如果说前几次工业革命催生了生产要素和贸易产业的全球化,那么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则加速了全球协同的创新步伐。

  5G的发展集纳了多国智慧,人工智能背后是全球范围的创新生态……越是革命性变革的技术,越诞生于协同演化、动态开放、生机勃勃的创新系统。一个国家要抓住机遇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资金和人才等投入,更要打开大门,融入世界,促进创新要素的互动。中国把握住了历史前进的逻辑,在《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领域中,将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构建一视同仁的发展机遇等融入其中,致力于在开放融通中实现共赢。

  扩大开放,更将拓展中国制造与全球互利共赢的大平台。土耳其安伊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短短数年,中国高铁合作遍地开花,领先的技术、过硬的品质、优质的服务惠及更多国家。从基本建设到成套装备,从高精尖技术到制造服务,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中,中国制造带来的发展红利日益为全球共享。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随着一系列开放创新举措的推出,中国制造必将加快迈向中高端,全球竞争力亦将大幅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