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金牌工人戚红和她的15人切铁组

2018-04-15 20:17:0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戚红在操控自动化生产线

  光明网记者邱晓琴

  在一个岗位、一个车间一直干到退休,需要怎样的执着和坚守?

  “金牌工人”、保变电气部件车间切铁组组长戚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勤于思考,积极创新,关爱工友,虽然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但在自己的努力下能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友体力,她就无愧于心,就很幸福。

  多年来,戚红用行动激励着她的15人切铁组在思考中前行,班组中的80后、90后工友已能独当一面。工作中,他们互相促进,生活中,他们是“亲亲一家人”。

  高手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责任心和上进心

  29年前正值上世纪80年代,年仅21岁的戚红从保定变压器厂技工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保变电气部件车间切铁组,成为一名切铁工人。“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进入轰鸣的车间后,由于尚未掌握操作技巧等因素,她感到了巨大心理落差。

  “我自尊心比较强,既然来了,我就踏踏实实干!”戚红所在班组是变压器铁心生产的前道工序,主要从事铁心片剪切工作,价格昂贵的硅钢片是他们的原材料。入厂后,经过加班加点学习,她克服了刚上设备时的手忙脚乱,在一次设备大修时,她还通过拆装设备,成了半个机修工,遇到小问题自己就能判断解决。

  上图:通过观察切纸效果判断剪刀最佳状态。下图:指导队友吊料操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随着公司变压器产品电容量的增大,铁心的规格长度也在增大,技术更新换代提上日程。2000年,班组引进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替代了原有纯手工操作。这一年,戚红也升级成为班组长,面对设备更新,她既有兴奋又有压力。于是,她赶忙带领大家攻关。很快,新设备的高速运行就带来了工作效率的大大提升。

  在工作中,戚红勤于思考,积极创新:两根可移动的不锈钢圆棍,解决了传料不顺的难题;自主制作的刀具安全防护板、磁屏蔽转运小车,保证了员工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就连固执的老师傅都为这些“小”改善点赞。在她看来,创新改革不一定是什么高大上的事,就是从岗位上一点一滴的小事出发,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

  作为班组长,戚红带领班组克服技术难题,打破生产瓶颈,圆满完成了各项艰巨任务。在获得公司荣誉的同时,她先后被评为“河北省能工巧匠”“保定市金牌工人”“河北省劳动模范”,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她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走进了庄严的人民大会堂。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戚红说,现在的工人不能定义为过去那种只是吃苦流汗了,而要勇于创新,做学习型、创新型工人。“过去讲‘咱们工人有力量’可能往往是体力上的,现在我觉得,要把这个力量转化为智慧力量,在这上面多下功夫。”

  多年来,戚红常用一句话鞭策自己,即“任何一个行业是不是高手,不是决定于他的技术,而是决定于责任心和上进心。”她把自己的工种比作“裁缝”,因为成卷的硅钢片经过加工后,就变成了一个个铁心片。她直言,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成绩,能解决生产难题、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友体力,让她觉得当这个组长才不愧于心。

  小徒弟眼中的工匠精神:兢兢业业、脚踏实地

  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戚红取得的成绩让她也收获了最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让她感动最多的就是与她一路同行的班组成员。他们有一个微信群名为“亲亲一家人 15人切铁组”,她经常用“亲”“亲们”来称呼大家并安排工作。据了解,在这15人中,80后、90后员工已超半数,他们思想活跃、执行力强,个个能独当一面。

  “我没有专门的徒弟,但是每一个学员都是我的徒弟。”戚红介绍,每个新学员一入厂,她都会从变压器的性能、作用到具体操作中的注意事项、质量控制点、设备性能、技能技巧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亲手指导,言传身教。对于一些难题,大家会共同分析解决拿出最佳方案,直到彻底解决问题。

  80后何红峥已是代班组长

  随着公司业务的推进,保变电气不仅生产而且维修变压器。由于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的片型,戚红班组常常会遇到一些“怪”片型。当前,他们就遇到一个棘手的片型,为此,80后小徒弟闫伟和何红峥熬夜绘制的编程图让她深深触动。

  记者走进切铁组车间,并见到了这张被戚红连声称赞的编程图,1989年出生的何红峥正在一丝不苟地验证程序的可行性。记者观察,在这张A4纸上,图片和文字书写工整,三套程序一目了然。何红峥直言,这个返修产品的铁心片型比较特殊,切片不太顺利,其中一套程序经验证无效。

  “戚师傅特别认真和蔼,我们出现问题,她不是严厉批评而是摆事实讲道理,教我们改正。”何红峥透露,今年戚师傅就将退休,离开工作多年的工作岗位,作为代班组长,他自称经验不丰富,深感压力山大。“我要继承她的管理方法,让管理更加人性化,积极发挥员工创新思维,吸取他们的意见改善工作,发挥更大力量。”

  班组女职工在执行切铁操作

  跟随戚师傅多年,何红峥感受着戚师傅的模范带头作用。他用兢兢业业、脚踏实地这两个词来形容他心中的工匠精神。在他看来,在提升中国智造水平上,作为一线员工一是要保证产品质量,二是要有创新头脑,有自己的专利,才就能彻彻底底、理直气壮地说“这是我们自己的技术”。

  1988年出生的李素贞是班组一名女职工。她介绍说,班组中戚师傅的家离公司最远,但每天戚师傅都是第一个到单位,先是检查夜班工作进度,然后安排下一个工作进度,晚上戚师傅也主动加班,把整个身心和精力铺在了工作上。

  “机床出问题,她很快就能判断出来。我们按照她的思路排查,一修就能修好。在维修设备上,我们都挺佩服她的。”李素贞给戚师傅点赞,她说戚师傅对大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也成为整个班组学习提高的动力和范本,大家都努力在朝着成为一名“金牌工人”的方向前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