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家癌症中心: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2018-04-06 16:15:5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国家癌症中心目前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据估计, 2014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

  报告显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7%。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胰腺癌、乳腺癌、脑瘤、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主要的肿瘤死因,约占全部肿瘤死亡病例的83%。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陈万青: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和癌谱的构成与2013年水平基本持平,但发病人数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正面临老年人群恶性肿瘤负担较重的现状,而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恶性肿瘤发病率40岁后快速升高

  报告显示,恶性肿瘤发病率在0~39岁组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时达到高峰。总体而言,城乡年龄发病率变化趋势相似,但农村地区男性发病率水平于75岁年龄组达到最高,80岁以后有所下降,而城市地区男女性均于80岁年龄组达到最高水平。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陈万青:肿瘤登记作为肿瘤防治工作的基础,为制定中长期肿瘤防治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我国目前肿瘤负担依然很严重,且城乡、性别间肿瘤负担差异明显,今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肿瘤防控策略。

  城乡癌症发病率逐年接近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城乡地区癌症发病率正逐年接近,但是肿瘤负担差异仍然较为明显,表现在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则是农村高于城市。一方面与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有关;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主要癌种,如上消化系统肿瘤、肝癌预后较差,且由于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分配不足,诊治水平相对较差,居民健康意识不足所造成的患者就诊时间相对偏晚期,所以生存率相对偏低。

  肺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

  国家癌症中心的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1位的是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8.1万。

  报告显示,全国恶性肿瘤按发病例数顺位,第1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

  男性发病第1位为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52.1万,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

  女性发病第1位的为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27.9万,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

  恶性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在45岁以前处于较低水平,45岁年龄组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左右达到高峰。总体而言,年龄别死亡率在多数年龄组上城市地区低于农村地区。其中,男性除0-4岁及80岁年龄组外,城市地区均小于农村地区,女性年龄别死亡率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比较接近,随年龄呈交替上升趋势,到75岁年龄组之后,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

  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占全球两成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分别约占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与死亡病例的21.8%和27%,在184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中等偏上水平。

  报告显示,从总体趋势上看,近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缓慢下降趋势。美国近年来癌症死亡率下降趋势明显,每年平均下降约1.5%,且男性下降幅度远大于女性,这主要归功于构成其死因谱的主要癌种逐步得到了控制。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陈万青:几十年来,美国控烟行动以及早诊早治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控制了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死亡率,从而促使其总体死亡率持续下降。而我国死亡率的下降主要得益于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及癌症高发地区多年来癌症综合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使得肝癌,尤其是上消化道癌死亡率显著下降。但由于我国成人吸烟率居高不下,肺癌死亡率位居恶性肿瘤死亡首位,导致我国恶性肿瘤总体死亡率下降趋势缓慢。

  报告显示,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死因。

  男性和女性相比,癌症发病相对较高,且发病谱构成差异较大。肺癌、乳腺癌仍然位居男性、女性恶性肿瘤发病首位。

  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甲状腺癌近年来增幅较大,目前已位居女性发病顺位第四位;

  而在男性发病谱中,前列腺癌及膀胱癌近年来上升趋势较为明显,分别位居男性发病顺位第六位和第七位,在未来的肿瘤防控中应当格外关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