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周岁雄安:新时代奋斗交响曲的精彩篇章

2018-04-01 12:41:48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7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北省安新县考察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7年4月1日宣布设立至今,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开局已周年。

  这一年,雄安不舍昼夜,又保持耐心。

  这一年,雄安激情昂扬,又稳扎稳打。

  这一年,雄安敢为人先,又不忘传承。

  千年雄安,是新时代中国的诗和远方。

  周岁雄安,谱写着新时代奋斗交响曲的精彩篇章。

  千年大计,只争朝夕

  文不过夜,事不隔日。自从去年4月1日连夜入驻容城县奥威大厦,这座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办公楼就常常彻夜长明。走路带风,熬夜奋斗,是雄安这一年的常态。

  “创造‘雄安质量’,一定不会是高高兴兴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靠奋斗,要靠努力,要靠创新。”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说。

  千年大计,千头万绪,创业艰难。一年来,不仅仅是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雄安三县许多县乡干部只在春节时休了三天假,“工作量是过去几倍”,“不加班都感觉不正常、不踏实”。

  面对使命担当,唯有不舍昼夜。一年来,雄安甚至创造了两个颇具新意的“新词”:“早走早来”——凌晨下班,早上必须照常上班;“晚来晚走”——晚上来加班,第二天晚上再回住处。

工人在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工程施工现场施工(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雄安新区启动的第一个建设项目是“千年秀林”植树造林项目。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的第一棵树、第一片林在9号地块扎根,这里将是未来雄安的城市中央森林公园。

  每日种树10万棵。2018年3月31日,“千年秀林”10万亩苗景兼用林春季造林仍在火热推进。预计到今年底,“千年秀林”面积将达11万亩,植树1100万多株。

  千年大计,时不我待。夙兴夜寐,只争朝夕。只为在“一张白纸”上绘出“千秋之城”的美好蓝图。

  112天,8栋单体建筑,一片荒地建成10万平米的雄安市民服务中心。这背后,4000余名建设者战风斗雪、割冰焊霜,放弃春节休息,从而实现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2-3倍。

这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施工现场(3月27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 摄

  施工方中建三局工程技术人员周千帆说:“我们的作息时间是‘早睡早起’——早上睡觉、早上起床,最忙的时候,连续40多天整个团队都工作到凌晨2点多才休息,早晨8点就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

  在雄安,只争朝夕的奋斗者不计其数。程堂仁挂职雄县县委副书记,也是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建设者。每周他都在北京、雄安两地往返。在雄安时,他每天早上7点45分走进办公室,晚上10点前没有下过班,办公室有小铺,加班累了就歇一歇。他说,很多北京来雄安挂职的干部,“5+2”、“白+黑”,吃住都在办公室……

  历史工程,历史耐心

  在雄安,树已经被视为与人一样具有生命情感价值。许多城市绿化造林多使用截干苗,这样前期长得快成活率高,但雄安“千年秀林”的苗木一律使用原生冠苗,不使用截干苗。用草绳或无纺布对苗木土球密包,捆绑苗木“二维码”还用专用“森林扣”以免损伤树苗。

这是河北雄安新区“千年秀林”栽植苗木上的二维码(3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十年树木,质量优先。不同于一般城市的绿化工程,“千年秀林”构建的是我国首个平原地区大面积异龄、复层、混交样式的近自然森林,形成可以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自我演替的稳定生态系统。

  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造林负责人徐成立说,“千年秀林”不是指每棵树都能活千年,而是森林能够像人类一样自然演替、生生不息。一棵树的寿命也许只有几十年、几百年,但目前雄安的种树理念,是为了让它的子孙能伴随千年雄安共生共长共融。

  千年大计,规划先行。一年来,12个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团队,对雄安新区规划框架进行了反复打磨,几十次修改,只为一张蓝图绘到底,不留历史遗憾。

俯瞰“千年秀林”(3月30日摄)。新华网马梦迪摄

  不添一砖一瓦,不动一草一木。为了确保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一年来雄安严格实行户籍、建筑、房地产管控,关停全部176个售楼处和中介机构,拆除违建数千处。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年来,雄安对督查发现的674个环境问题进行严格整治、严厉打击和严肃问责,所有环境问题全部得到整改。

  关停取缔,整治提升。一年来,雄安新区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2098家,取缔关停9853家,整治改造2245家。

  事非经过不知难。为了规划先行、生态优先,这一年,雄安干部不做显绩,只做潜绩;雄安人民保持耐心,诸多“牺牲”。

  2017年,雄安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GDP、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等经济指标均出现全国罕见、历史罕见的较大幅度下降。

  一年来,雄安人历经过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昂扬激奋,直面过工厂关门、店铺歇业的失落焦虑,跌宕起伏,并非一片坦途。

  这一年,是雄安“历史性的下蹲”。未来,必将迎来“历史性的起跳”。

  这一年,雄安第一签、第一桩、第一标均顺利进行。面对呼啸而来的京雄高铁塔基临时征地,雄县米家务镇80多户被征地农民,1天时间全部签字交出土地,而且零纠纷、零遗留。在现场,“不拖新区发展后腿”成为农民流行语。板西村支书石万坤说,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出乎意料。

  面对历史性工程,保持历史性耐心,功成不必在我。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刘宝玲说:“过去我们总爱说抢抓历史机遇,其实这是非常难抓的。可是现在历史选择了我们,奋斗的结果会成为千年大计……我们真是有福的一代人!”

  未来之城,不忘本来

  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

  新时代的奋斗需要创新。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一年来,雄安在创新之路上奋勇开拓,为未来之城奠定良好开局。

  体制机制率先改革。新设立的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7个内设机构实行“大部门制、扁平化、聘任制”,并在新区财政资金没到位的情况下,运用市场思维和手段,解决了规划、资金、人才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房产新政”正式出台。一年来,在有力有效的管控下,雄安经受住了炒房、落户、炒车等多重考验,租售并举积分制买房的房地产新政正式出台,用实际行动贯彻了“房住不炒”的要求,履行了“绝不搞土地财政”的承诺。

  “数字城市”初现端倪。“千年秀林”同步创建“数字森林”,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高科技建立森林大数据系统智能平台,实施从苗圃到种植、管护、成长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民服务中心同步建设“数字孪生园区”,以后任何地方出故障,物业人员直接能在模型看样检查,楼宇内的能耗、用水、空气也可清晰检测。

一辆百度Apollo自动驾驶车辆在雄安新区进行载人路测(2017年1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高新高端”开始集聚。2017年9月,经雄安新区管委会按照严控入区产业原则审核,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中国电信、中国人保等48家高端、高新企业获批落户。一年来,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车等新词热语风行雄安。

  互联网融媒体上线。中国雄安官网建设2017年11月开始启动,2月6日上线试运行,承建方新华网发挥媒体融合优势,创新实现网站、广播、电视、报纸“四媒合一”新平台,互联网舆论主渠道主平台引导力初显。

这是新华网承建的中国雄安官网首页截图

  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

  一棵古树,可能传承了一个村落的文化,可能记载了一个家庭的记忆,也可能保存了我们儿时留下的乡愁。今年1月,雄安启动“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计划”,共登记不可移动遗存592处,可移动遗存345件。

  大建设尚未开工,雄安先把古树、古建筑、古牌坊等在规划地图上标注清楚保留下来。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雄安承诺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

  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深情畅想,在雄安未来的某一时刻,在树荫下,在蝉声鸣叫中,老人可以摇着扇子给儿孙们讲过去的故事。

淀上渔家(3月25日摄)。 新华网毛鹤然摄

  这是面向未来的创新高地,也是不忘本来的乡愁重地。这,或许是更有意义、更为深沉、更加深远的创新。

  燕南赵北,开放兼容。千年很长,一年不短。从“雄安速度”到“雄安质量”,“奥威路”已变“央企街”。千年雄安,奋斗的脚步铿锵,创新的旋律高扬,时时有拼搏的身影,处处是勃勃的生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