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电商、视频、打车等现大数据杀熟 避免全靠企业自觉?

2018-03-31 09:54:25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客户端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吴涛)近来,不少网友反映,在打车、电商、在线视频等行业存在“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同样的商品,老用户购买比新用户贵;苹果用户购买比安卓用户贵。真的如此吗,背后有什么原因,中新网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记者实测,3月27日,用苹果手机购买爱奇艺黄金VIP会员比安卓手机购买高出250元。
记者实测,3月27日,用苹果手机购买某视频网站某等级VIP会员比安卓手机购买高出250元。中新网 吴涛 摄

多行业存“大数据杀熟”:苹果用户比安卓用户贵

3月27日上午,记者实测,在苹果手机上成功注册某知名视频网站账号后显示,其年度黄金VIP会员购买需428元,但同样的会员购买,在安卓手机上仅为178元,两者相差高达250元。

对此,该视频网站对中新网记者表示,因苹果支付需支付通道服务费(额外部分由苹果收取),所以会比安卓机上支付多收一点。

这并非多收一点。记者了解到,所谓苹果支付通道服务费,是指在苹果系统上,APP内购买项目苹果抽成,一般这个比例为30%,但安卓用户178元购买会员,即便增加30%,显然也达不到428元。

该视频网站表示,国内一些知名在线视频网站都是这样,具体多收多少,每家可能不一样,可以的话,用户可在非苹果端,如安卓手机、电脑网页端等购买会员。

其实,“大数据杀熟”不只存在于在线视频行业。据媒体报道,在电商、打车、通信行业都多多少少存在“大数据杀熟”情况。近来,就有媒体报道,网约车,同样的路程,苹果手机用户要比安卓手机用户多出几块钱。

还有用户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他经常用某第三方支付平台APP扫码商家二维码得随机红包,扫过几次成老用户后,后面基本都是得0.1元了,“如果没有大数据‘支持’,怎么会这么有规律?”

资料图:用户在使用不同的打车软件做对比。<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发 张云 摄
资料图:用户在使用不同的打车软件做对比。中新社发 张云 摄

企业否认“杀熟”:新老用户差异系促销行为

除了不同手机平台不同价格外,对于新老用户在购买VIP会员存在价格差异一事,上述视频网站平台称,其从没有“大数据杀熟”。

“一般新用户首次购买VIP会员会有优惠,但这属于促销行为,每个行业拉新时都可能会采用。”该视频平台回应说。

近来,国内某网约车平台对于媒体“大数据杀熟”的报道也回应称,从未有过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其不允许价格歧视,打车价格更不会因人、因设备、手机系统而异。

“造成打车‘预估价’波动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复杂的路况,优惠券的使用,乘客环境的精准定位等。”该网约车平台称。

在电信行业,“新老用户服务差异”也存在,很多电信套餐都明确规定,老用户不能办理或者不享受优惠,如近年流行的一些互联网套餐只针对新用户。

对此,有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此前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部分套餐是地域性的,还有一些是和虚拟运营商合作的,目前只能针对新用户。

资料图:用户在电脑前网购。<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吕明 摄
资料图:用户在电脑前网购。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近年来,很多企业都在布局大数据业务,一方面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造福用户,可为什么会出现“大数据杀熟”这种情况呢?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网络营销研究中心专家委员唐兴通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杀熟”早就存在,但企业一般都不会做的太明显,因为这对企业也有风险,一旦遭曝光,其产品在用户心中的信任度会大打折扣,再想重建,或需付出成倍的努力。

唐兴通还表示,利用“大数据杀熟”主要和经营者理念有关系,虽然目前没有明文规定不允许这么做,但这公认为违背商业伦理。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指出,所谓“大数据杀熟”,有两种情况。一是不同的平台制定了不同的价格,还有一种情况是同一平台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了不同的价格。

“同一平台不同价格这种‘大数据杀熟’属于违法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公平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涉嫌价格欺诈。” 曹磊称。

如何避免被“杀熟”?

对于如何避免被“杀熟”,唐兴通认为,目前全靠企业自觉。记者也进行了相关资料梳理,仅供网友参考。

首先准备个安卓手机,诸如打车、网购、买会员、订机票等还是在非苹果端或电脑网页上操作吧。

网购如果不着急,尽量少使用“购物车”功能,目前不少电商系统都有“购物车”功能,但很多情况下,加入购物车后的商品,涨价很及时,降价不提示。订购机票同理。

多注册小号。这个用起来虽然繁琐,效果却是极好的,一般诸如购买在线视频网站VIP服务等,新注册用户基本都会有优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