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互联网服务下沉到草根消费者 消费升级之余需分级

2018-03-23 13:57:50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消费升级之余,也需消费分级

近日,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淘宝特价版”的APP。点开这款应用,“最高9.9”“超值特价”等广告语扑面而来。不同于“母版”淘宝“千人千面”的个性购物设计,“特价版”似乎只急于传达一件事——这里能给你便宜。

在多家媒体口中,“特价版”直接对标的就是这两年电商界的“黑马”——“拼多多”。凭借着团购模式,“拼多多”以低价和爆款产品迅速集聚了大量人气和巨额流量,在阿里京东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下,竟杀出了一条新路。资料显示,自2015年10月上线以来,目前“拼多多”用户量突破3亿,直逼淘宝5.4亿、京东3亿的用户量。

无论是“淘宝特价版”还是“拼多多”,它们的出现都在提醒我们,低消费所潜藏的巨大力量。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概念备受热捧,但在我国低收入群体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升级浪潮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低收入者占我国总人口的80%,他们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836元。这一数字,尚且不如占总人口20%的高收入群体在2006年的收入水平(19730元)。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也造成两者截然不同的消费习惯。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他们的财力足以支撑购买需求,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消费升级的目标受众。他们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掏腰包,“海淘”“定制”等一众高端消费类服务瞄准的都是这部分人的钱袋子。

当大家拼命制造各种营销噱头让“金主”们掏钱时,部分人却将目光投向了数以亿计的“草根”消费者。于是,我们看到了“拼多多”的蹿红,看到了“今日头条”“趣头条”“快手”等一众被冠以“小镇青年”文化产品APP的崛起。这些产品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服务逐步普及的今天,他们借由这些产品,在Web2.0浪潮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如今,在一线城市获取流量的成本极高。有创业者称,在大城市推一款新APP,获客成本基本在100元/位上下。而在三四线城市,一些消费者虽然没有强劲的购买力,但在流量稀缺到巨头们不得不去线下“抓人”的今天,他们成了天然的“流量富矿”。互联网走到“下半场”,产品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与其抢夺高端利润、出走海外市场,不如掉头深耕身后更广阔的土地。

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无论收入如何,消费者都应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这不仅是百姓的期待,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但当着眼于当下,我们更应重视消费分级的理念,鼓励商家结合自身定位,推进互联网服务下沉,激活并释放更多人的消费潜能,让新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延伸至每个角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