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杨乐院士忆霍金:登长城拒绝搞特殊化

2018-03-16 14:55:38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发布者:isen点击量:

杨乐院士忆霍金:登长城拒绝搞特殊化,想被视为正常人

“任何人如果对自己的生活或工作感到悲哀,都可以想想霍金,那么很多困难也就微不足道了。”

作为曾参与2002年、2006年霍金中国行筹备和接待工作的亲历者,已经年近八旬的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杨乐院士回忆起霍金教授时感叹道。

2014年3月14日,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教授在家中安然辞世,享年76岁,这位大半生都因病囚禁在轮椅上的科学家,带着他的思考永远地飞向了茫茫的宇宙。

杨乐院士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专访时表示,他亲眼看到霍金是如何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身体困难而依旧热忱地追求科学事业。在他眼中,霍金是一个意志坚定、全心全意从事科学探索的人,尽管身体残疾,却依旧希望外界将他视为正常人。

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时光倒回2002年8月22日上午11时左右,当杨乐院士在连接英航班机的通道门前与霍金及其夫人一行人握手告别时,第一次顺利完成霍金访华接待工作的他,忐忑不安的心才逐渐平静下来。

此前的几天,从霍金的访问日程、学术演讲安排,乃至食谱和其特别轮椅的尺寸,到霍金举行报告的会场、听众、字幕与投影等方面,杨乐院士和他的同事们与霍金的助手进行了频繁的沟通,对各项事宜都做了预先考虑,他们甚至专门联系到了一辆附有电动升降装置的汽车,供霍金来访时使用。

而这一切考虑都是出于对霍金特殊的身体状况的考虑。霍金在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在使用拐杖数年后坐上轮椅,语言能力也快速衰减。1985年,在因肺炎接受了气管造口手术后,他失去了语言能力,此后就依靠语音合成器与外界沟通。

杨乐院士对澎湃新闻回忆道,当时访华的霍金全身上下只能通过两根手指轻微按动特制轮椅上的语音合成器,通过敲出词语再组成整个句子,再由机器读出,读出一个句子常常要花去好几分钟的时间。

杨乐院士回忆了霍金喝水的一个细节:“你无法想象的是,霍金作为一个严重残疾的人,喝水的时候都比一般残疾人困难得多。”他指出,由于脸部的肌肉已经不能进行任何活动,霍金即便在喝水的时候,也必须要护士一边抱着他的头,一边把水杯完全贴近嘴边才能喝水。

“如果按照残疾人的概念来理解霍金教授,不仅他不能工作,连生活都将很难持续下去。但是,他不仅长期坚持下来,还在学术上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果,这对全社会全世界都做出了很大的一笔贡献,而我个人认为他在精神上的贡献更加意义重大。”杨乐院士说。

希望被当作正常人

尽管身体上面临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但杨乐院士表示,和霍金接触后,他发现坚强的霍金还是希望自己能被当作正常人。

在2002年访问中国的时候,考虑到霍金的身体状况,中方原本安排霍金游览的地点只有颐和园,但是由于霍金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非常希望也能游览故宫和长城,并且希望能够到达长城的顶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长城管理委员会强烈建议霍金能够在有人帮助下登顶。但霍金不想特殊化,最后还是坚持乘坐缆车登上了长城。

“他还是希望和正常人一样,而且他性格坚强。他希望自己像一个普通人,这样才有他的尊严,不希望别人把他看作特殊的人。”杨乐院士说。

杨乐回忆说,除了乘坐缆车登长城,在一些有阶梯的地方,轮椅被抬起来的时候霍金也不希望被拍,自己在吃饭喝水时的状态也不希望被很多人看到,希望能保有自己的尊严。

尽管当年访华的时候在中国掀起了“霍金旋风”,但是他并没有举行记者招待会,也没有接受任何独家采访,只是做了一些主题演讲和公共演说。

“按照他身体的状况,当时没有办法安排一般意义上的媒体采访。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不希望了解学术界和大众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杨乐院士指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无论是在中国微博上与中国网友谈星星谈月亮以科普科学精神;还是客串美剧或电影,又或是热衷跳舞、配音和旅行,与因不喜欢接受采访和被拍照而似乎显得远离大众的霍金相比,乐于分享、兴趣广泛更是霍金的本来面目。

全心全意的科学探索人

当被问及霍金给自己最大的印象是什么时,杨乐院士毫不犹豫地指出:一个全心全意从事科学探索的人。

“霍金并不愿意把时间消耗在任何他认为是‘科学上的应酬’的地方,尽管某种程度上那也是一种学术交流,但却并不是霍金感兴趣的。”杨乐说,他感兴趣的是真正的学术交流,

他对澎湃新闻回忆,在霍金来访前,自己将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开幕式列入了其访问日程并征求霍金意见,但霍金表示他不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确实很难进行真正的交流,因为人数很多,并且按照大会的流程进行,不能很自由地进行交谈,而且他也不是对所有会上涉及的数学问题都感兴趣。”杨乐指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访华行程走到国际弦理论会议时,霍金早晨便来到会场并不顾天气炎热与大家一起在室外照相。

当事后杨乐院士再次向霍金介绍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的内容时,霍金还是再一次明确表示宁愿参加弦理论会议,而不参加几千人的大会。

2017年11月5日下午,霍金的面孔出现在第五届腾讯we大会的屏幕上,这也成为了他去世之前做的最后一次演讲。在演讲中,霍金再次表达了他对人类未来的担忧。

在他看来,人类如果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就必须涉足前人没有到达之地。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

“霍金还有很多想法,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有很多预言。他的预言是值得重视的,全世界都应该很认真地考虑。”杨乐指出,“当然,今后的科学发展进程是难以预料的,人们无法知道今后会不会按照他的预言来发展,但是重视霍金的语言并努力适当地找到解决的办法,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