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企业成奢侈品大牌买家 下一个被收购的会是谁

2018-03-06 13:48:59 信息来源:中国经济周刊发布者:isen点击量:

中国企业成奢侈品大牌买家

文章导读: 中国买家在奢侈品领域收购连下两城。2月9日,山东如意投资控股宣布,从欧洲投资巨头JAB Holding Co。手中收购瑞士奢侈品公司 Bally International AG的控制性股权。2月22日,复星国际及其子公司宣布收购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Jeanne Lanvin SAS。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中国买家在奢侈品领域收购连下两城。

 

 

2月9日,山东如意投资控股宣布,从欧洲投资巨头JAB Holding Co。(下称“JAB”)手中收购瑞士奢侈品公司 Bally International AG(下称“Bally”)的控制性股权。

2月22日,复星国际及其子公司(下称“复星”)宣布收购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Jeanne Lanvin SAS(下称“Lanvin”)。

Bally具有160多年的悠久历史,著名探险者 Tenzing Norgay 和 Edmund Hilary 爵士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最高点时,穿的就是 Bally 登山靴;Lanvin则由Jeanne Lanvin创建于1889年,是目前除爱马仕和Chanel外,所剩无几的至今仍保持独立的法国奢侈品牌之一,有法国时尚界“皇冠上的明珠”的美誉。

在很多国际奢侈品品牌的并购案中,中国买家从屡屡碰壁到旗开得胜,中国奢侈品产业的春天到了吗?

好生意还是好投资

“复星能够深刻理解Lanvin品牌,并且复星在欧洲与全球的市场也拥有卓越的表现,其中包括与地中海俱乐部、Tom Tailor以及其他品牌的成功合作和转型战略。我们相信复星是Lanvin可以信赖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Lanvin现任CEO Nicolas Druz说道。

复星国际副CFO兼复星时尚集团执行总裁程云曾认为,相信复星能够通过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专业实力为Lanvin赋能,同时保持该品牌法国及意大利制造的核心竞争力与历史价值。

“从投资来看,Lanvin无疑是一个好标的,历史悠久,口碑也好。但是作为老牌奢侈品,目前Lanvin持续亏损,不仅高层频繁变动,而且资金不足、发展受阻,复星接手后仍将面临艰难挑战。”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资料显示,Lanvin销售额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于2016年进一步大跌 23%至1.62 亿欧元。Lanvin 2017年销售额目前尚未公布,外界分析认为,其跌幅或达40.1%,至9700万欧元,累计亏损2700万欧元。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之前为了填补Lanvin的资金缺口,其大股东、台湾女商人王效兰出售了旗下一部分品牌业务。其中包括2002年把Lanvin的日本授权经营业务出售给了伊藤忠,2007年又把香水业务卖给了Interparfums。

如果要买回这两块业务,可能需要1亿欧元。也就是说,复星将为Lanvin提供约1亿欧元的资金。

对于财大气粗的复星来说,资金并不是最大问题,作为著名的全球买买买的中国买家之一,复星一直对奢侈品情有独钟。复星董事长郭广昌称,曾有计划买下Prada、Moncler和Versace,只不过最终没能完成。

“随着全球奢侈时尚行业逐渐复苏,嗅到商机的复星国际开始加大对奢侈时尚领域的投入,除先后增持Caruso和Tom Tailor的股份外,还于去年6月以2.56亿英镑买下全球最大祖母绿矿商Gemfields。复星缺乏运营能力,更加棘手的是,Lanvin长期飘忽不定的产品定位与品牌形象,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周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如意的算盘

相对于外界担忧复星国际并未有过带领欧洲奢侈品牌走出困境的经验,山东如意集团对自己充满信心。

如意集团董事长邱亚夫称:“Bally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奢侈鞋具及皮具配饰品牌之一,对我们在成衣的专业性上有重大补充。我们将共同推动Bally的新旅程,交易双方的全球市场配置和资源将推动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提升在全球的品牌影响力。”

收购Bally是如意全球奢侈品品牌扩张战略的一部分,自2010年至今,如意控股先后进行了约12起海外品牌并购,涉及上游原材料、制造企业以及品牌服饰。其中,包括日本第一大服装品牌运营商RENOWN,法国轻奢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erlot,英国品牌Aquascutum。

资料显示,山东如意集团目前是集精纺呢绒面料及服装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集团。2016年,如意集团销售收入达500亿元,实现利润28.5亿元,位居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竞争力500强第一位。

“从如意海外收购的步伐可以看出这家公司从面料及服装加工供应商向全球顶级服饰奢侈品牌集团转变的决心。近年来,中国服装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低迷、品牌弱化的巨大压力,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包括如意在内的一些有实力的服装企业实施海外并购,以求拓展新的增长点和转型之路。”周婷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

Bally首席执行官德纳普表示,该交易的完成令Bally的未来发展充满更多的可能性。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成为 Bally 最大市场,有 52 家门店,为全球最多。德纳普曾透露,每年全球将近一半的 Bally 商品被中国消费者买走。

下一个被收购的会是谁

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从2017年开始,全球奢侈品市场逐渐复苏。其中,中国个人奢侈品消费力的增强,为全球的奢侈品市场复苏注入强劲力量。

贝恩发布的《2017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额达1420亿元,较2016年增长20%,为2011年以来最大增幅,超过海外市场。

彭博专栏作家David Fickling曾撰文称,“如果你是表现不佳的品牌,又在亚洲有很高的知名度,比如普拉达公司或者萨瓦托·菲拉格慕公司,也许是时候为(这些来自中国买家的)收购做好准备。”

麦肯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的3/4来自中国。来自中国的买家无疑能为这些品牌进一步渗透市场铺平道路。不过也有外媒认为,在经营时尚方面,中国买家的效率思维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

“目前不少有资本实力的中国企业开启并购模式,瞄准国外中高端品牌。2018年,对于全球奢侈品巨头们来说,这些悄然崛起的亚洲竞争者不容忽视。有品牌历史、有独特设计风格、有产业链和有中国消费者市场的奢侈品大牌,都可能被中资收购。在中国企业从全球时尚产业的代工厂到登上世界时尚的中心舞台过程中,需要更多有实力、有胆识、有眼光的企业兼并掌控国际时尚品牌。”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