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两万家政府网站首晒年检报告 雷人雷语仍需积极治理

2018-03-01 10:37:09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2万家政府网首晒“年检”报告

常态化监测覆盖面扩大,各地区各部门每季度网站抽查比例从10%提高到30%;全国累计整合迁移无力维护政府网站2万余个,减幅达46%;清除“山寨”政府网站持续推进……

1月底,各地区、各部门2万多家政府网站首次公布“年检”报告,既有强化监督的《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也有深入“自检”的《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向全社会亮出政府网站“家底”,进一步推动建设整体联动、高效惠民的网上政府。政府网站是否合格、能否满足公众期待等,指标数据一目了然。

98%政府网站发布年报

 
 

 

“四不”问题成考察重点

截至2月25日,一个叫“衡水市工业新区教育局”的“山寨”网依然能顺利打开,栏目建设看似有模有样,而实际上该局纯属杜撰;去年10月,安徽省池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被发现假冒,省政府网站接到报告后立即处置,完成全省范围内网络封堵。

近年,假冒政府网站一度层出不穷,假证、假商品、假缴费借此打掩护,损害公众利益。2017年,清除行动持续进行。截至目前,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政府网站分别发现并处置假冒网站2个、3个和7个。

去年5月,国办《关于印发政府网站发展指引的通知》正式印发,明确要求从2017年度开始,逐年编制《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和《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并在每年1月31日前向社会公开发布。

记者从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了解到,今年2月初,全国2万多家政府网站中,已有约98%网站公布工作报表,接受社会监督。此外,各地区、各部门公布了对本地区、本部门政府网站监管工作的报表。目前,国办正在对公布情况核准统计。

除“假冒政府网站处置”这项指标外,两份报表的考察指标紧扣群众反映强烈的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等“四不”问题。公开网站抽查、网站开设整合、“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办理、假冒政府网站处置……《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的指标内容侧重机制建设,引导和强制各管理单位建立并完善这些机制,更好为网上政务保驾护航;《政府网站工作年度报表》的指标内容更多考虑用户使用,包括信息发布、专栏专题、解读回应、办事服务、互动交流、安全防护、移动新媒体、创新发展等。

“两份年报的重要特点是量化、数字化、客观化,适应不同层级、不同类别、不同发展水平的政府网站,既便于横向或纵向比较,又清晰直观体现网站监管和工作具体情况”,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王友奎认为,这意味着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方向性更加明确。

98%网民留言及时办结

在线办事程度尚不平衡

打开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登录首页“政务服务”栏目,根据服务类型,市民可选择个人服务、部门服务、便民服务、利企服务、阳光政务等项目。进一步点击,可以看到“便民服务”项目覆盖日常生活多个方面,如出境游证件、居住登记卡等,还可查询车辆违法信息;“利企服务”则提供查询纳税申报、企业年报等服务。

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7年度工作报表》,2017年网站政务服务事项数量超过20万,一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约、网上申报。

通过是否发布服务事项目录、注册用户数、政府服务事项数量、可全程在线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数量等指标,公众可快速了解各网站办事服务成效,也可与平日办事感受做比较。年报显示,政府网站服务事项种类和总数呈现逐年增加的现状,天津市政府门户网站提供政务服务事项超17万项,江西达16万项。

然而,各地在线办事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例如,云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去年政务服务事项总量在全国靠前,但全程在线办事比例不到1%。相比之下,湖北省、黑龙江省总数虽不靠前,但在线办事率分别接近20%、100%。专家指出,网站服务在向着“应上尽上”方向发展的同时,实际生活中能否“在线”办理直接关系公众体验的好坏。

2017年,政府网站工作更加注重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报表里有关互动交流的指标不少。比如,留言办理、征集调查、在线访谈的数量与时间等,被要求明确填写;收到留言数量、按期办结数量、超期办结数量等情况被要求公布。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政府网站已累计处理37138条网民留言和投诉,总体办结率达98%。

移动政务首次纳入考核

雷人雷语仍需积极治理

2月25日,在安徽省政府微信公众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最新一期“回应关切”栏目中,针对一位网友反映向当地村委会申请宅基地“遇阻”一事,有关部门给予权威政策释疑,并公布回复内容,受到网友好评。据了解,安徽省政府官方微博也已开通留言办理功能,2017年筛选需办理的网民留言事项604条,涉及住房、城乡建设、土地、环保等领域,平均每天给网友办成2件事。

目前,安徽省政府网站积极推动各项服务工作向移动端拓展,全省16个市、105个县(市、区)全部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当网民在线发声、隔空喊话,移动新媒体正成为让每一件‘小事’落地生根的新平台。”安徽省政府网站负责人说。

“移动新媒体”考察指标,首次出现在政府网站年度报表里。根据此次公布情况,政府两微一端等政务移动端正在迅速“吸粉”。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的移动APP“河南政务”下载量达几十万;农业部开设农民日报、中国农业新闻、微观三农、农视网微信公号,总订阅数超500万;广东省政府门户网站开发省政府公报微信小程序,去年发布36期公报,用户数迅速过万。

此外,北京市、贵州省、四川省等地以及科技部、公安部、国家食药监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等政府网站,纷纷入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企鹅号等新闻客户端,不少已“小有名气”。

不可忽视的是,仍有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政府网站新媒体管理发布混乱,存在开办底数不清、管理责任不明等问题。有的频现雷人雷语,有的政府新媒体账号还成了“娱记”“段子手”,有些地区还未开通移动端服务。

据清华大学对全国415家政府门户网站的抽样调查,2017年59.2%的网站建设了政务微信且更新较好,12.8%更新一般,27.2%尚未建立政务微信;28.4%建设了APP且更新较好,22.2%更新一般,49.4%尚未建设APP。

移动政务的建设还需更多技术支持。专家指出,关注信息服务聚合的“搜索即服务”、细分用户群体的“多语言版本”、打造个人和企业个性化服务的“千人千网”以及大数据支撑等“硬”指标,既是对政府网站一年来运维成果的展现,也为政府网站的发展指出了新方向。

《 人民日报 》( 2018年03月01日 23 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