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四海同春”观众席上的“华二代”

2018-02-24 14:21:48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艾森网英国剑桥2月22日电 题:“四海同春”观众席上的“华二代”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变脸’这个节目太神奇了,以前从没看过这么精彩的表演。”观看完“四海同春”在伦敦帕拉丁(London Palladium)剧院的演出,6岁的苗苗一直在想,“舞台上表演的叔叔究竟是怎么换的脸谱?”

18日以来,“四海同春”欧洲团已先后在英国伦敦、剑桥慰侨演出三场。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上,为数众多的“华二代”引人注目。中新社记者看到,他们有的被父母带领前来,有的则是与伙伴们结伴而来。演出过程中,他们安静观看,十分投入。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18日,作为特拉法加广场中国春节庆典的“压轴大戏”,“四海同春”欧洲团亮相此间,拉开了戊戌狗年欧洲巡演的序幕。图为吴松涛表演川剧《变脸》。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摄

出生在伦敦的王天翔今年8岁,他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起对杂技节目《晃管》的喜爱。“演员站在钢板上摇摇晃晃,可就是不会摔倒,太厉害了!”虽然年龄尚小,王天翔已经被中华文化“圈粉”。

他告诉记者,自己每年都和父母去一次中国,很爱吃饺子和小笼包。他还喜欢《西游记》,最爱的情节是孙悟空打妖怪。“爸爸妈妈告诉我,中国是非常了不起的国家,一定要好好学习中文和中华文化”。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21日,参加中国国侨办组织的2018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艺术团慰侨访演活动的几位艺术家及演职人员,来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中哥文化教育中心课堂,与师生们交流。图为京剧梅派传人胡文阁(绿衣者)向孩子们示范京剧基本功。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观众席上,和王天翔一样努力学中文的,还有7岁的吴泽昊、12岁的廖果君,9岁的陆雪菲……

事实上,让华裔新生代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已成为华人家长普遍的自觉。

定居英国八年,侨胞初阳的两个女儿先后出生。他告诉记者,由于没有语言环境,孩子们使用中文的场合并不多。为此,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让孩子说中文、学习中华文化的机会。观看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四海同春”演出,便是其中之一。

“看演出已经成为家里过春节的传统,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期待有更多这样高水平的表演”,他说。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21日,参加中国国侨办组织的2018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艺术团慰侨访演活动的几位艺术家及演职人员,来到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的中哥文化教育中心课堂,与师生们交流。图为东方歌舞团舞蹈演员孟庆旸(左)向孩子们示范民族舞基本动作。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英国华人企业家协会俱乐部主席任广峰为了让孩子学习中华文化同样煞费苦心。他介绍,在两个孩子大学毕业之前,他决定通过“gap year”(间隔年)让孩子们回到中国,专门学习汉语。他表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华二代”们为之自豪。

这一次“四海同春”在伦敦演出,他和孩子们不仅一同观看,还互相交流了“观后感”。“孩子们爱看舞狮、变脸这些中国特有的表演,他们觉得很震撼,我也非常欣慰。”

中国国务院侨办发布的信息显示,海外侨社当下已发生结构性变化,新侨和华裔新生代渐成侨社主体力量。如何培养华裔新生代对祖(籍)国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亦是中国侨务部门关注的重点。

点击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月21日晚,由中国知名艺术院团和多位艺术家组成的2018年“文化中国·四海同春”北美艺术团,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儿童博物馆国家礼堂奉献了一台极具中国风韵的戊戌新春慰侨综艺晚会。图为舞蹈《茉莉花开》。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据了解,目前全球约有两万所中文学校。国务院侨办加大对海外华文教育支持力度,创造条件让更多华裔新生代愿意并能够学习中文。而作为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精品项目,“四海同春”10年来亦不断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华二代”观看。

此外,“四海同春”还邀请侨胞参与其中,推动中华文化本土化建设,这为更多华裔新生代提供了了解、学习中华文化的氛围和土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