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多数快递企业春节期间“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

2018-02-09 11:01:40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这个春节,多数快递不打烊(民生三问 当快递遇上春节①)

本报记者 李心萍

开栏的话

今年,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均加入“春节不打烊”的行列。这让不少网购者拍手称快。应该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快递行业的服务性作用更加突出,已经成为推升获得感的重要力量之一。春节期间快递小哥如何工作?如何带动农产品销售,进而促进脱贫增收?本版即日起推出“当快递遇上春节”系列报道,为大家展现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快递行业是如何提供更好服务的。

 
 

 

我国快递行业已常态化进入单日快递“亿件时代”,收寄快递已经成为百姓现代生活新开门七件事之一。

去年,中国快递业完成了400.6亿件的业务量,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狗年春节在即,百姓的包裹怎么办?运力如何保证?新的一年,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能否多一层保护?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问 春节如何保证快递不中断?

记者:春节在即,快递业将如何纾解压力、保证运力?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司长冯力虎:根据历年经验,春运初期,由于年货网购的增加,快递业务量会较日常有一定增长。由于前期快递企业为应对“双11”“双12”已经提升了服务能力,所以春节前的服务压力不是特别突出。春节假期,网购需求大幅减少,快递业务量较小。春运后期,网购需求上涨,快递企业逐渐恢复正常生产运营,应对节后服务需求的能力比较充足。

为了做好春节期间快递业生产工作,国家邮政局已要求各企业安排好春节前后的生产运营,全力保障春节前“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节后及时全面恢复网络收寄、运输和投递服务。严格做好网络生产运营的动态监管,统筹安排网络资源,提前做好运力和人力调配,保证基层网点尤其是农村和西部地区快递网点运营稳定。要求各企业及时通过企业网站和下属营业场所公布春节期间和春节后恢复运营的服务安排、服务监督电话等。

我们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针对岁末年初与节日期间企业生产活动特点,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严密防范违法寄递危化品、易燃易爆品、枪支弹药等危险违禁物品的行为;督促企业做好行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行业平安稳定;督促企业加强冬季生产作业、行车、用气、用电等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应急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邮政局本身将做好值守应急工作,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将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节日期间领导带班制度。

问 个人信息安全如何提升保护?

记者:在进一步推进寄递实名制的背景下,消费者个人信息如何保护?

国邮智库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魏际刚:寄递服务收集了大量的用户姓名、住址、手机号码等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泄露,将造成较大危害。

目前各地推行的寄件人身份信息采集有手工登记和信息化采集两种。手工登记费时费力,不易保存、核查,既难以核查身份真假,难以做数据分析,也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采用信息化手段,效率有很大提升,但存在信息泄露的重大隐患。

为保证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是核心。应提高实名登记的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健全实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建设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平台,信息数据由行业主管部门指定的平台统一保管。快递企业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消除用户对信息泄露的担忧。同时,主管部门应强化对泄露信息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记者: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监管部门有哪些举措?对于贩卖消费者隐私信息的行为,有何惩罚措施?

冯力虎:国家邮政局对寄递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高度重视。自实名收寄信息系统推广以来,截至去年底,全国信息化实名收寄业务量近125亿件,日均业务量达9120余万件,总体信息化实名率达83%。

在数据管理上,坚持“总对总”共享原则。由企业总部将前端采集的实名信息统一上传至信息监管平台,再通过信息共享机制完成信息推送,形成实名信息数据全程闭环管理。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国家邮政局印发相关技术指导,从寄递企业实名信息采集、验证、传输、存储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资质要求,健全完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实名收寄信息全流程安全管控责任体系。

同时,大力推广使用电子面单,指导寄递企业采取身份掩护、权限管理、信息加密、建立线上线下投诉举报制度等多种措施,强化对寄递用户个人信息保护。

最后是严格监督检查,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将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于出售、非法提供和窃取、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零容忍、严执法”,会同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寄递企业及从业人员一旦发生出售、非法提供和窃取、获取用户个人信息等违法行为,邮政管理部门将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及危害后果,对涉事企业作出罚款、停业整顿、吊销经营许可等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将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下一步,国家邮政局将继续推动实名收寄制度有效落实。

问 当前快递业有哪些新发展?

记者:我国快递业目前发展的整体趋势如何?现在呈现出哪些新的趋势、新的走向?

冯力虎:去年是我国快递行业换挡提质、高效发展的一年,全行业按照“打通上下游、拓展产业链、画大同心圆、构建生态圈”的总体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换新旧动能,大幅提升服务上下游能力,积极拓展服务网络。

魏际刚:从新的方向上看,快递业正呈现出三大变化:首先是技术驱动行业智慧升级。“互联网+”技术变革使得行业降本增效,智能算法、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等广泛应用,节省了70%的人工;仓储和分拨智能化、可视化能力的增强,极大提升了行业运行效率。目前,全国多个转运中心启用双层自动分拣线,使快件分拣效率提升1倍。

其次是多元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多元主体竞争、多层次服务共生的格局。从提供主体看,既有专业化快递企业,也有来自零担货运、航空、铁路、电子商务、仓储、第三方配送等不同类型的企业。快递企业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开展报关报检、保价保险、仓配一体化和云仓等增值服务;生鲜冷链快递、医药快递、智能快递箱、农村快递等新兴、专业化业务不断涌现。

最后是资本介入更为多发,业内竞争更加激烈,平台模式优势显现。2016年一线快递企业集中上市后,目前有更多的快递企业成为多元社会资本的重点关注对象,业内竞争将从快递市场延续到资本市场对优质快递资源的争夺。率先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批快递企业加速向“平台型”“生态圈”等模式转型,以共利、共赢、共享的协同发展,追求长远的持续发展。

延伸阅读

快递企业表示

不休网 不拒收 不积压

本报北京2月8日电 (记者李心萍)记者从各大快递公司了解到:与往年只有顺丰、中国邮政坚守春节不同,今年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均加入“春节不打烊”行列。

顺丰春节期间执行24小时值班轮休制度,主要流向和重点城市的快件均保持正常时效。为了满足过年期间用户对生鲜年货的寄递需求,春节期间还将对生鲜速配、大闸蟹专递等服务实行正常收寄。但针对主要流向和部分重点城市的寄件,顺丰将根据不同的计费重量收取附加服务费。

EMS春节期间各类业务实行正常收寄,但对时效进行调整。2月5日至25日收寄的邮件,时限较平日将有所延长,对发往62个城市核心区范围的标准特快邮件将暂停时限承诺。对部分区域的EMS标准快递每件加收不超过10元的服务费。

“三通一达”均表示将贯彻“全年无休”理念,网络保持运营状态,但具体加盟网点春节是否停运,取决于网点负责人。圆通春节期间将提供不间断的快件收派服务,保障春节期间“不休网、不拒收、不积压”。春节期间,圆通快递将全部通过航空货运渠道发出,以保障快递时效。中通表示将对全网各地在春节期间揽派业务量的具体情况进行预估,结合网点常态化数据,合理安排员工春节值班。韵达总部将成立“春节期间快递服务运营小组”,以保证安全生产,同时,对相关地区的汽运、航空线路进行调整、优化,但部分地区快件时效将有一定的调整。申通则暂停了特殊偏远地区的服务,其他地区正常运营。

服务费方面,圆通、申通均表示春节期间不涨价;中通总部对全网不发涨价通知,各网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执行节日期间的快递服务价格;韵达则对每票快件加收10元服务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