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直播售假会触发系统被移送司法机关

2020-10-27 09:30:3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阿里安全协助警方侦破直播售假案

  直播售假会触发系统被移送司法机关

  前一秒,女主播还在试穿产品;后一秒,镜头里突然出现一群便衣警察,直播戛然而止。

  这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近日登上热搜的上海首例网红直播售假案中。拥有百万粉丝、年收入上千万元的头部主播廖某,怎么也没想到,一场卖货直播竟然演变成抓捕现场直播。

  据了解,这一案件的侦破,正是警企合作的成果,由阿里安全协助上海警方侦破。“无论是图文网页时代,还是现在热得发紫的直播,我们都致力于扶持好的主播和商家,帮助主播提升选品能力,更好地服务消费者,但有一条底线谁也不能碰:假货。”负责直播风控业务的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高级专家张茜说。

  值得注意的是,直播售假的行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规制。除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之外,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针对网络直播营销中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问题,根据产品质量法,重点查处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冒用他人厂名厂址、销售“三无”产品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商品等违法行为。

  直播带货被警方带走

  从曾经风光无限的网红主播,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沦为阶下囚,廖某的人生拐点来得颇为突然,却又是一种必然。

  8月28日这一天,廖某像往常一样,在位于杭州的某服装公司直播间内,频繁试穿着各类女装产品,数以万计的粉丝正在通过网络围观这场直播。

  没有人知道,廖某已经被警方盯上了。据上海警方近日通报,今年6月,上海虹口警方接到报案称,有“网红”主播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内销售假冒该企业品牌的服饰。经过初步调查,警方锁定这名“网红”主播正是廖某。警方关注廖某的直播间,发现其存在知假售假嫌疑。

  据办案民警介绍,这些商品有着某些奢侈品的专有设计和图案标识,但在直播中,廖某不会提及这些商品的品牌名称,而是用一些具有极强指向性的奢侈品品牌或款式的代号进行介绍。展示时,商品商标会贴上胶带,商品链接的图片上还会作相应的处理。而这些商品出售的价格是正品店内的几十甚至几百分之一,显然是挂着奢侈品标签的假冒商品。

  警方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为了逃避监管和追查,直播结束后,廖某的直播团队会删除所有涉及假冒产品的购买链接、回看视频等。在为期两个月的侦查过程中,警方已经将其所有涉嫌售假的直播活动录制了下来。8月28日这天,廖某被警方带走。

  据介绍,廖某作为一名主播,是售假环节中的传播者,而实际货源是由不法商家提供的。警方侦查发现,与廖某合作的上百个商家中,涉嫌销售假冒奢侈品的有近30家。造假商家会支付高额出场费找廖某带货,然后再根据销售额给廖某团队提成。

  目前,本案中已有41名嫌疑人被批捕,警方还在进一步追查曾与廖某合作并存在售假嫌疑的商家。

  把关治理机制已成熟

  近年来网络直播平台发展迅速,今年在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中,更是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在刺激消费、满足消费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方面,直播经济具有不可小觑的优势,但与此同时,网络主播夸大宣传、知假售假,侵犯消费者权益的问题也时有发生。

  净化网络直播平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各方合力。为规范网络直播带货行为,电子商务法、《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等多部法律规范已先后出台。

  在法律制度日益完善的同时,监管者也需要加强监管,对网络直播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惩治一起,形成有效震慑。

  在这方面,网络直播平台也大有可为。以这次协助上海警方侦破案件的阿里为例。据张茜介绍,阿里安全一直有成熟的直播商品品质把关治理机制,并在不断升级,包括技术防控、主播选品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等举措,以及警企联动打假等体系化解决方案,“淘宝直播希望能给良莠不齐的直播行业打个样,竖个标杆,保护广大直播消费者的权益。”

  据了解,为治理直播新业态下的假货侵权等问题,阿里巴巴基于知产保护科技大脑等新一代安全架构核心技术优势和策略经验,自主研发了一套安全防控系统。

  这套防控系统主要依托多模态识别技术和语音ASR技术,可对直播做主动安全防控,并实现对直播视频流、音频流、图片和互动弹幕等内容作综合分析。同时,平台还会结合消费者举报入口线索进行综合研判,确认直播间是否有售假等违规行为,一旦有违规行为触发防控系统,平台会采取切断直播流、关停主播号等严处措施,严重违法者甚至会被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系列举措助品质提升

  除技术防控作为基础保障,阿里平台还推出了系列围绕主播和消费者等主体的柔性化治理举措,助力直播品质提升。

  “直播行业从业者越来越多,一些主播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意识。”张茜说,为保障直播间商品品控安全,今年9月,阿里就面向全网主播群体发布特别支持计划,通过官方资源组织官方选品池和线下选品会,帮助主播寻找好货优品,尤其是为中小主播提供对接优质货品的便捷渠道,从源头杜绝售假,真正推动直播电商健康发展。此外,阿里直播运营小二还会以现场、在线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对主播开展合规培训,避免主播触碰法律红线。

  阿里还为直播电商消费者做了诸多可信赖的权益保障举措。如平台会对直播回放留存三年,保障消费者维权时可调取存证;商家入驻平台前需缴纳保证金,在交易中平台实行第三方担保交易,对风险订单做账期延长、保证金冻结等设置,确保消费者钱款安全;同时会支持直播购物7天无理由退货,优质卖家额外支持15天无理由退货及免费赠送运保险,非恶意消费者还享受极速退款,对平台风控已识别的假劣问题,甚至支持极速秒退。

  “因为我们有柔性化和体系化的治理举措保障,所以也受到了行业的认可。”一位淘宝直播运营小二介绍,2020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调查结果就显示,阿里淘宝直播消费者满意度,排名全行业第一。

  除了技术和柔性化等治理举措,阿里还有日渐成熟的警企共治假货模式与机制做保障。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专家安缇介绍说,“2017年11月,阿里和上海公安签署了安全合作备忘协议,到现在已建立了成熟的合作机制,也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绩。”

  通过共建打假技术模型和情报风险预警以及专项课题研究等深层合作,阿里安全还与多地警方协作,严打了“柬埔寨跨境假烟案”“假冒戴森吹风机案”和“假冒乐拼玩具案”等系列典型案件,对线上线下制售假团伙起到了震慑作用。

  “不管是线上线下,还是传统电商或直播新业态形式,只要触发打假防控机制,损害平台消费者权益,我们都会严防严治。”安缇说。记者 张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