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二十二条促消费新举措陆续落地

2020-10-25 19:01: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稳增长保就业,新消费成为重要的引领力量。在近日举办的第十五届京商论坛上,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披露了北京新消费的发展情况,今年前8个月,北京网购保税进口同比增长超137倍,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1.6%,高于全国32.7个百分点。面对疫情,商业服务企业创新拓展新消费,有力促进了北京消费市场回暖和商业业态的升级。

  网购保税进口增长超137倍

  在天竺综保区内的科园贸易公司库房中,工作人员正为即将到来的“双11”做准备,来自日本等国家的进口医药商品源源不断进入库房,当消费者网上下单后,对应的商品就可以迅速通关,最快实现次日达。这是北京获批成为全国唯一的跨境电商销售医药产品试点城市后带来的消费新体验。

  作为最早入驻天竺综保区的企业之一,科园贸易公司主要从事进口药品和疫苗产品的进口分销,但以前主要服务经销商,很少直接服务普通消费者。随着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推进,跨境电商销售进口医药商品成为可能。今年“6·18”促销节期间,这项试点正式启动,科园贸易公司负责医药产品进口和仓关服务,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分别在各自平台上销售这些商品。

  “销售最火的是一款日本的止痛膏药,以往消费者找代购至少要等一周,随着海关创新监管模式,批量商品可以提前进入天竺综保区。”科园贸易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每天都会产生上千个订单,为迎接“双11”,库房里备货品类已超过60种,预计“双11”期间将实现3万至5万个订单。

  随着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业务加快推进,今年1至8月,北京网购保税进口15.76亿元,同比增长超137倍。同时,北京还创新发展“网购保税+线下自提”模式,今年1月,首批跨境电商线下自提店优俏货和科园信海启动运营。在科园信海的体验店,人们可以现场挑选与健康相关的进口商品,线上下单后,无需等待快递,当场就能提走。

  在线服务打造消费新场景

  不仅商品消费有了新体验,在线服务也纷纷打造消费新场景,给人们带来新便利。

  疫情发生后,京东健康推出互联网医院快速上线方案,降低市民去实体医院可能引发的交叉感染风险。同时开放全科室免费问诊服务,平台日均问诊量达到了10万人次。

  在教育领域,“互联网+教育”加速布局,爱学习等教育服务平台免费开放直播云平台,帮助全国1万多家合作机构和3000多家非合作机构及时转型线上,保障停课不停学。云旅游、云健身也空前火热。美团门票上线“景区直播”功能,帮助景区展示园内游览体验。Keep在全市已开设10家健身房,同时实现网上约课、网上教学。

  一边看直播一边购物成为不少人的新乐趣。今年以来,本市重点电商企业在主要直播平台、央视及北京卫视等平台上开展直播带货已超700场次,带动销售额超120亿元。王府井、三里屯等重点商圈今年直播已超800场次。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赖阳分析,新消费的主要特征是“升级”,人们的消费从功能型向享受型转变,商品型消费更多转向非商品型消费,同时“云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新消费行动推22条新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新消费,今年7月,市商务局联合多部门启动新消费行动,围绕培育新模式、提升新品质、优化新供给、布局新基建、营造新环境5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措施,全面推动北京消费市场回暖升级。

  “促进新消费22条”提出,将继续推动实体商业推广社交营销、直播卖货、云逛街等新模式,引导线上企业推广移动前置仓、“菜篮子”等新模式。北京还将持续推动将定点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复诊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互联网复诊+处方在线流转+药品配送到家”一站式服务。同时支持优质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参与本市中小学线上课程建设,办好“空中课堂”。此外,还将通过示范推广典型个案,鼓励文旅体行业创新发展云旅游、云演出、云阅读、在线远程体育健身等线上营销新形态。

  目前,这些促进措施正在落地见效,将进一步激发北京消费活力,也为市民带来更多消费新体验。(记者 马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