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成渝双城 携手共进

2020-10-23 09:06:00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交通提速 优势互补 整合提升

  成渝双城 携手共进

  交通一体化提速,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携手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2020年,成渝地区迎来了大发展的一年。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更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加紧谋划,努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今日起,本版推出成渝双城经济圈相关报道,敬请关注。

  ——编 者

  10月18日,张羽靓从成都回到重庆。做贸易的她家住重庆,在成都的生意却越来越多。“现在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从成都到重庆,在双城之间做生意和同城区别越来越小了。”张羽靓说,这几天,《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刷了屏,成了身边的热门话题。“对于双城的未来,大家满怀信心。”

  2020年,是双城携手共进、大手笔接连不断的一年:牵手31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563亿元;能源一体化正加速,2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9900亿元;双城携手多地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共建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两省市有关部门、市区(县)签署各类协议228份,多数事项进展良好……

  交通提速相向而行,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

  川渝的距离,越来越近。

  从清晨到深夜,成渝客专不断穿越群山、呼啸而过,从出发到抵达,最快不到1小时20分钟。

  “变化很明显,客流量一年比一年多。”成都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列车长罗希雅说,“不只是双城,整个地区都在同城化。有些乘客背着背篓,带着家乡的新鲜肉菜,几天一次,给成都或重庆的家人送去。”

  但这还不够,双城经济圈呼唤着“更快”与“更近”。深秋夜深,每日行车一结束,数千名施工人员就开始对沿线站房、信号等进行改造施工。

  “成渝客专提质改造项目完成后,两地高铁运行全程将缩短至1个小时以内,形成‘一小时生活圈’。”重庆市发改委主任董建国介绍,31个两地共同谋划实施的重大项目,目前已相继开工建设20个。

  重大项目中,高速公路和高铁很多。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唐文金表示,交通基础设施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先行领域,也是畅通经济社会循环的“动脉血管”。当前,成渝中线高铁完成可研鉴修审查,成达万高铁项目可研报告上报国家发改委并完成可研审查,渝西高铁正按评审意见开展可研报告鉴修工作,渝昆高铁(川渝段)项目施工图已完成初审。内江至大足、资中至铜梁、江津至泸州北线、泸州至永川、渝武高速扩能、广安过境高速公路东环线及渝广高速支线等6个高速公路项目均在加快建设。

  川渝之间,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重庆、四川全域实现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互认互办。不用回老家,便能“就近办”社保卡,人才流动档案办理“零跑路”也即将实现。

  不止于此,两地还协同改革创新,携手推出一大批服务企业的新招。“今年6月,重庆海关和成都海关正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建立起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专项工作机制。”重庆海关关长山巍介绍,两地海关选取外贸依存度大且贴近群众生活的六大类消费品和食品,联合开展研究,精准指导外贸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从上海到宜宾,现在可以享受水运通道沪渝直达快线的红利,水路省了10天时间。”重庆港盛船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勇说,成渝两地海关联手简化流程,现在重庆到宜宾水水转运无需海船换江船了,一次转关即可。

  中心城市协同带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交通提速扩容的同时,双城支柱产业也在从竞争走向协同。“换个思路看,双城优势特色产业的重叠,也是整合提升、携手发展的基础所在。”四川省发改委主任郑备介绍,目前,川渝正在加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和汽车产业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成立工业互联网、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工作专班,着力推动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10月19日,在四川省维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里,全自动化生产线高速运转。“这条新投产的反射式偏振光薄膜生产线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加银介绍,今年9月初,这条生产线在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落地投产,产品已供往不少终端企业。

  大竹县作为重庆毗邻地区,正在加快建设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抢抓双城经济圈的发展机遇,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重庆多地也积极抓住机遇,融入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节点之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我们的责任使命,也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重庆永川区委书记滕宏伟介绍。

  这一认识也正成为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共识,干部群众们充满激情和干劲。四川南充设立临江新区,成立一个月左右,协议总投资达359.5亿元,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四川资阳与成都签订合作协议,围绕共享成都“东进”势能,明确7个方面30项合作。

  “1—9月,荣昌新签约128个项目,53个属于川渝合作项目。总合同金额366.23亿元中,近150亿元与川渝合作相关。”重庆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认为,中央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指明了路径,沿线城市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

  今年以来的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效率之高堪称空前。据介绍,川渝两地党政联席会议、常务副省市长协调会议、发展改革委主任调度会议制度已建立,形成了决策层、协调层、执行层3级运行机制,已经进行了多次有效沟通。“我们将川渝共同实施项目纳入市级重点项目进行管理,按月进行调度,挂图作战、打表推进。”董建国说。

  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今年3月,在重庆团结村铁路口岸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同一时间,两列中欧班列同时出发驶向欧洲。不仅如此,它们还用上了同样的名字——中欧班列(成渝)。这次开行,标志着成渝两地的中欧班列合计开行数量突破1万列。

  “这条大陆桥以成渝为枢纽,连接了亚洲和欧洲。”重庆市口岸和物流办公室主任巴川江介绍,“成渝两地携手西部其他省份共同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这条西部人盼望多年的出海大通道,辐射94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多个港口,将极大助力两地参与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

  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布局,如何助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建设?

  “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信心和底气。9月底,我们开通了四川广元到重庆的集装箱班轮,嘉陵江正在成为川渝之间更加重要的货运通道。”方勇说。

  巴川江认为,“成渝两地共享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共引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共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壮大、共促物流要素合理流动,将引领西部内陆、沿海、沿江等高质量开发开放。”

  目前,成渝两地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速推进,双流机场、江北机场开通国际航线217条,航空货运量超77万吨。成渝两地拥有国家开放口岸7个、指定监管场地15类、综合保税区6个、保税物流中心7个,涵盖水、铁、空、公运输方式。口岸保税功能加速完善,正在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有力支撑。(记者 崔佳 王明峰 蒋云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