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边发电一边治沙 生态光伏是这样炼成的

2019-12-26 18:00:4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图为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一期500兆瓦项目。记者 王轶辰摄

当舆论还在担忧新能源发电成本过高,无法和煤电、水电形成良性竞争的时候,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甚至远超预期。2019年下半年,我国不少区域的光伏项目经济性持续提升,光伏发电有望成为当地最便宜的电源。对于光伏行业来说,平价上网能否实现已不是问题,而是应该关注实现平价之后如何发展。其中,光伏产业与生态经济的融合发展,为光伏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靠的路径。

发电治沙获得双赢

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的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横跨内蒙古三旗。过去,不仅当地民众要忍受漫天黄沙飞扬之苦,也因为沙漠距离北京最近,被称为“悬在首都头上的一壶沙”。

“过去我们搞沙漠治理,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打下了良好基础,整体治理效果不错,但没有产业就没有后劲。”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委书记奇·达楞太告诉经济日报记者,沙漠里既有土地,又有光资源,所以通过光伏治沙,建设“沙漠经济先导区”将沙漠资源有效利用成了治沙的有效路径。

2017年11月份,当地总投资37.5亿元的光伏领跑基地一期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得到国家能源局批准,并于12月10日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2019年6月份,国家能源局确定内蒙古达拉特、吉林白城、江苏泗洪3个基地为第三期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每个基地奖励激励规模为50万千瓦。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与一期项目连成一体,成为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和世界最大的光伏治沙项目。

产业协同使得光伏发电和治沙获得双赢。2019年8月18日,内蒙古达拉特旗政府网站发布了“达拉特旗光伏发电领跑奖励激励基地2019年竞争优选申报企业信息公示表”,其中,最低申报电价为0.24元/千瓦时,这一价格已远低于当地火电标杆电价,刷新国内光伏发电报价的新纪录。

协同发展初见成效

治沙的同时,达拉特旗把绿色清洁能源开发与传统石化能源使用有机结合,依托光伏基地输电半径短和达拉特电厂煤电资源充足的优势,结合开发区正在实施的增量配电改革试点,推动形成光伏、火电相互配套补充,就地消纳与向外输送相互结合的多能互补模式和区域微电网,降电价、引投资,加快现代能源经济发展。

奇·达楞太表示,一系列项目的建设将对达拉特旗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持续推进库布其沙漠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水平,加快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目前,达拉特经济开发区新引进落地项目22项,签约项目23个,预计总投资1366.4亿元。到2020年,开发区产值将在201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在奇·达楞太看来,过去发展中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如投入大,回报率低,同时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空间的浪费,所以,要让工业进入园区,实现产业向产业生态圈集聚,整体形成循环、高效的系统。

记者了解到,领跑基地把理念技术创新作为重点突破,改变了传统光伏产业分散式的思维,采取集中化规划、集成化技术、集聚化运营管理的模式,统一规划建设、运营维护,降低成本,提升效能。同时,依托规划建设的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引进高端、高质、高效光伏系列技术产品和设备研发企业,鼓励产业链配套项目开展战略合作、协同创新,同时完善相关工程设计、检测认证及质量管理等产业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太阳能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据悉,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采取集约化空间布局、集成化技术应用、集聚化运营管理的模式,得到了国家能源局的认可。目前,基地一期项目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发电量达到8.1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8亿元,平均电价为0.35元/千瓦时,处于全国低价优势领先水平,未来随着气候条件改善,光伏项目技术领跑优势将进一步放大,经济效益会超过预期,全年预计发电量将突破11亿千瓦时,实现产值3.85亿元。

生态产业治用并行

记者了解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规划建设的首要原则,形成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生态经济、沙漠产业多位一体、治用并行、平衡发展的发展体系。

该基地还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核心关键,把发展光伏产业与沙漠有机农业、沙漠风情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放大基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取“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草(药)”的方式,实现土地的综合利用。

当前,库布其光能环沙漠乐园旅游项目总投资已达7.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44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接待游客150万人,实现产值4亿元。此外,通过“林光互补”生态修复工程,将经济林养护项目承包给当地农牧民,同时通过沙漠旅游、光伏板保洁、物业服务等可吸纳就业1200人,人均增收4200元。

奇·达楞太告诉记者,光伏项目推进沙漠治理是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具体措施。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控制好农业、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另一方面在于沙漠的治理,防止沙化扩大对黄河生态造成影响。(记者 王轶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