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走过2275载岁月 都江堰“老当益壮”青春依然

2019-12-13 18:14: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成都12月12日电(记者杨三军、黄毅)薄雾笼罩下的都江堰,静静伫立在岷江之中。2275载以来,她泽被的蜀中良田沃土,从川西平原不断地向川东、川南等丘陵地区延伸;其服务功能从过去的防洪、灌溉、航运,不断拓展到如今为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生态用水等提供水源保障……

在12日举行的都江堰建堰2275周年纪念大会暨生态水利学术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学者从都江堰水利工程蕴藏的科学原理、人文精神以及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发挥巨大作用的水利工程,是以水利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如今,2275岁“高龄”的都江堰“老当益壮”,青春依然,灌溉面积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80万亩增长到1089万亩。

“古蜀多水患,成都平原尤甚”。公元前256年,秦蜀郡守李冰率领民众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因势利导、度势建堰,不仅驯服了桀骜的岷江水,还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2000多年过去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造福当时,而且泽被后世,至今仍运行不辍。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认为,都江堰以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治水实践,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典范,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大国自信、文化自信的宝藏,也是象征中国智慧和生态哲学的世界奇迹。

据与会专家介绍,都江堰灌区面积的爆发式扩大、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时间里。自20世纪50年代起,都江堰灌区先后修建了人民渠和东风渠等重要渠系、三穿平原东部的龙泉山脉,上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都江堰不断续写新的辉煌,北、中、南三大扩灌区陆续建成,高标准的骨干工程水网初具规模,新增灌面80万亩,改善灌面480万亩,发展成为地跨岷江、沱江、涪江流域37个县(市、区)的特大型灌区,兼具为生活、工业、生态供水的综合功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