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国企加速进场 过半央企涉足环保产业

2019-12-12 17:09: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国企加速进场 过半央企涉足环保产业

环保领域将涌现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未来一段时间,环保领域混改有望再加速,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将涌现。《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在由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主办的“2019中国环境上市公司峰会”上获悉,截至目前,95家央企中涉足生态环境产业的有53家。国企新力量加速进场,加剧整个行业竞争和整合的同时,也在重塑环保产业新格局。

与会人士认为,当前,环境产业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与此同时,环保产业也正迎来新机遇。发挥国企民企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合作,合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国企进场重塑产业新格局

截至目前,95家央企中涉足生态环境产业的央企有53家,涵盖了环境产业的所有细分领域,其中参与水处理的企业最多,有28家央企开展了各类水处理业务,包括工业废水处理、农村分布式水站处理和城市传统水务。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王凯军在会上列出了如上数据。

在王凯军看来,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基本完成,拉动经济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环境产业能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引擎。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邱小平也在会上指出,巨大的环境治理需求已成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环境服务业公司应抓住产业变革、消费升级、政策落地和环境优化的有利时机,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坚守实业、做精主业,在细分领域加快转型升级。实现企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环保产业巨大,很多细分领域都有机会,这是国企进场的重要原因。”盈峰环境副总裁兼证券部总监刘开明说。

在环境产业的黄金十年里,成就了以北控水务、首创股份、中节能等为代表的头部国企。近几年,以实力雄厚的地方国资、中央级基建企业等代表的新国企势力在产业中崛起,包括三峡集团、中国建筑、中交建、航天科工集团等都在加速入局。

在业内看来,新力量的进入,也将带来整个行业竞争格局的重构,催生新的业态。

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董事总经理黄晓军指出,国有企业作为环境产业中颇为重要的一股力量,凭借着属地、资本、政企关系等优势,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而作为一家国有控股的地方性上市公司,瀚蓝环境总裁金铎也表示,国有企业确实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几年,环境治理迎来集中整治期,需要有大资源配置能力包括资金调度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央企国企来承担这样的任务。中电建华东院华南区域副总兼环境生态院副院长余浩也认为,国企或央企的优势正在于规划设计,并具备施工建造和投资运营的强大实力。

在大岳咨询董事长金永祥看来,随着国企的进场,环境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将提高,市场更加开放,蛋糕会越来越大,有助于全面提升环境产业的效率。这将给各类投资者带来机会,同时也对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民企进化形成行业新生态

国企进场的速度加快,民企何去何从?在业内看来,民企应找准定位、修炼内功,进化出更适应产业趋势的发展模式。

“广大民营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主体,成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邱小平在会上指出。

事实上,民企也在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积极主动与国资进行协同。“过去几年去杠杆的过程中,民企确实遇到了很多困难,这也与民企自身的战略定位以及多元化扩张有关。(环保)这样一个大的市场和发展趋势,一定是可以容纳国企、民企乃至于外企共生共融,这个市场空间是有的,而且是可以分层次、分不同领域的。”金铎说。

中广核环保公司总经理雷霆认为,民企在此前发展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正好国有资本想进入环保行业,这样相互间就有了共同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了混合所有制的企业。

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助贫认为,民营企业最重要的是要看清自己的定位和优势,找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行业也特别需要民营企业给予市场注入更大活力,民营企业天生具有创新意识,以及体制机制灵活等优势。”金铎说。

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以资本为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多数环保企业已经开始修炼内功、进化转型以求破局。未来,民营环境企业的持续增长,将更加依托技术优势、精细化管理以及资本加持。产业发展正在建立新秩序、新生态。

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或涌现

“未来产业将形成国企央企主导投资、民企专注细分市场技术的新格局。”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在会上指出,无论所有制的类型、规模大小,都需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保持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坦诚对话与合作才是应变的良策,在经历以资本为驱动的快速发展阶段之后,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将会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建设美丽中国”,我国环境治理需求已经发生根本转变。未来,技术创新、运营管理所带来的红利将逐步释放。

长江环保集团规划投资部负责人张田田认为,环保产业、企业要协同发展,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打造共抓、共享、共担的可能,共同履行社会责任、破解行业难题,以实现共同发展。

在赵笠钧看来,在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格局下,应当落实企业平等竞争的理念,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应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和束缚,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的约束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市场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

值得一提的是,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未来环保行业还会涌现更多混合所有制企业。

“未来环境产业最好的商业模式一定是混合所有制。”雷霆说。事实上,从去年开始,环保行业混改进程就在不断提速。据环境商会统计,自2018年资本寒潮以来,已有包括神雾节能、盛运环保、东方园林等多起国资入股民营上市环境企业的案例发生。另有机构数据显示,2018年迄今实际转让或者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民营环保公司共计15家,其中有12家实控人授权方为央企国企,占比高达80%。(记者 班娟娟)

分享到: